百词典

《监利王子寿去刑部主政归作诗寄之》

时间: 2025-05-02 06:09:08

诗句

君竟翩然返故居,题桥应笑拟高车。

宁编《荆楚岁时记》,不读司空城旦书。

词赋飞腾聊自喜,江山辽落兴何如。

怀人若问吴门卒,尚有诗狂未扫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9:08

原文展示:

君竟翩然返故居,
题桥应笑拟高车。
宁编荆楚岁时记,不读司空城旦书。
词赋飞腾聊自喜,江山辽落兴何如。
怀人若问吴门卒,尚有诗狂未扫除。

白话文翻译:

你竟然轻快地回到了故乡,
在桥上题字时,想必会笑着想起高大的车队。
宁可编写荆楚的年时记,不愿去读司空的《城旦书》。
虽然词赋飞扬,我自觉得欣喜,然而江山的辽阔与衰落又如何呢。
如果朋友问起吴门的事情,难道还有那诗狂未曾扫除吗?

注释:

字词注释:

  1. 翩然:轻快地样子。
  2. 故居:指故乡或曾经居住的地方。
  3. 题桥:在桥上题写诗文。
  4. :宁可。
  5. 编荆楚岁时记:指编写有关荆楚地区的年时记事。
  6. 司空:指古代官名,这里引申为名人或名作。
  7. 城旦书:指《城旦》一书,内容和风格可能与诗人所不喜的有关。
  8. 词赋:指诗文创作。
  9. 江山辽落:指国家的广阔和衰落。
  10. 吴门:指吴地,古代文化中心。

典故解析:

  1. 荆楚:古代指楚国和荆国,文化发源地之一,常用于指代南方文化。
  2. 司空:古代一个重要官职,这里可能暗指某位名人或特定的文学作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曾亮,清代诗人,生于1733年,卒于1808年,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曾亮得知朋友王子寿回乡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贺,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开头到结尾运用了对比与反思的手法,首先描绘了友人归乡的欢愉,随之引出自我对文学创作与社会现状的思考。诗中“题桥应笑拟高车”展现出一种轻松的氛围,仿佛友人归来带来了欢乐。而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宁编荆楚岁时记,不读司空城旦书”表达出诗人对某些文学传统的拒绝,暗示他更倾向于真实的生活记录而非空洞的文人雅趣。接着,“词赋飞腾聊自喜”一语,体现了诗人对创作的热爱,虽然他知道在辽阔的江山与历史的变迁中,个人的诗歌又能改变什么呢?最后一句用“吴门卒”来引出对友人的思念,再次强调了人际关系的温暖和对文学追求的坚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和谐,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竟翩然返故居:你竟然轻快地回到了故乡,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喜悦。
  2. 题桥应笑拟高车:在桥上题字时,想必会笑着想起高大的车队,描绘出轻松愉快的场景。
  3. 宁编荆楚岁时记:宁可编写荆楚的年时记,表明诗人对故乡文化的倾向。
  4. 不读司空城旦书:不愿去读某些名作,表现出对传统文学的反思。
  5. 词赋飞腾聊自喜:虽然诗作飞扬,但内心的自信与快乐。
  6. 江山辽落兴何如:然而江山的辽阔与衰落又如何呢,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7. 怀人若问吴门卒:如果朋友问起吴门的事情,突显出对友人的思念。
  8. 尚有诗狂未扫除:难道还有那诗狂未曾扫除吗,表明对诗歌的执着与坚守。

修辞手法:

  1. 对比:通过对比故乡的快乐与现实的沉重,形成情感的张力。
  2. 拟人:赋予诗歌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3. 借代:用“吴门”来代表文化与友谊的象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对文学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故居:象征着归属与乡愁。
  2. :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3. 荆楚:代表南方的文化与历史。
  4. 江山:象征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命运。
  5. 吴门:代表文化的象征及友谊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君竟翩然返故居"中的“翩然”最接近于哪个意思? A. 慢慢地
    B. 轻快地
    C. 悄悄地
    D. 高兴地

  2. 诗中提到的“司空城旦书”主要指代什么? A. 诗人的作品
    B. 友人的作品
    C. 一部古代名作
    D. 一部现代小说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吴门卒”是指什么? A. 一位诗人
    B. 一种文化
    C. 一位朋友
    D. 一种风俗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梅曾亮的《监利王子寿去刑部主政归作诗寄之》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梅曾亮更多的是对现实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两者都通过具体的意象传递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梅曾亮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华诗词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赋成中丞临川侍郎西园杂题十首·烟竹 偶作 送炳宗巢簿 刘伯诚见惠仆所作中山杂咏石刻 叶司封知宣州 春帖子词皇帝阁十二首 其三 春帖子词·皇帝阁十二首 闻新榜恩除异等辄成自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胸有成略 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维斗 毋字旁的字 薲草 黑道 父字头的字 不虚此行 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邃养 瑰迈 肉腐出虫 包含得的成语 海不扬波 抓耳挠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