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3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7:18
作者: 傅显 〔清代〕
鸡鸣野店晓风寒,一枕清宵旅梦阑。
残月渐低星未落,曙光送客过青山。
清晨,鸡鸣声在野外小店响起,晓风吹来一阵寒意,我在旅途中,夜里做了一个美梦,现在梦境已近尾声。
残月逐渐下沉,星星尚未完全消失,曙光为即将出发的客人送行,越过了青山。
本诗没有直接的典故,但表达了旅行者在清晨时分的感受,反映出旅途的孤独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作者介绍: 傅显,清代诗人,字宗华,号元白,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以诗歌创作著称,风格简练而含蓄。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旅途中,表达了诗人对早晨景色的感悟和对离别的惆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静宁早发》是一首描写清晨旅行情景的诗,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风光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感受。诗的开头以“鸡鸣”引入,营造了一个清新的早晨氛围,鸡鸣声唤醒了沉睡的旅者,体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然而,随之而来的“晓风寒”又让人感受到了一丝凉意,暗示着早晨的寒冷与孤独。接着,诗人回忆起一夜的美梦,表达了对旅途的思索和对过往的留恋。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残月与星星的情景,残月低垂,星星尚未落下,显示出天边微亮的曙光,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最后一句“曙光送客过青山”则更是将离别的主题升华,青山映衬出旅途的遥远与艰辛,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旅途。
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旅行的艰辛与自然之美,展现了清代诗人特有的抒情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写清晨的自然景色和旅途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旅途的思考与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希望。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鸡鸣
B. 青山
C. 残月
D. 以上都是
“一枕清宵旅梦阑”中的“旅梦”意指什么?
A. 旅行的梦
B. 到达目的地的梦
C. 夜晚的梦境
D. 离别的梦
诗中提到的“曙光”在意象上象征了什么?
A. 结束
B. 离别
C. 希望与新的开始
D. 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但更多的是对远方的向往与人生的哲理,而傅显的《静宁早发》则更注重于旅途的细腻感受与内心的情感波动。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与表达手法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