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7:2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7:23:50
原文展示:
织锦妇 桃花日日觅新奇,有镜何曾及画眉。 只恐轻梭难作匹,岂辞纤手遍生胝。 合蝉巧间双盘带,联雁斜衔小折枝。 豪贵大堆酬曲彻,可怜辛苦一丝丝。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桃花每天都寻找新奇的事物,有镜子却未曾用来画眉。只担心轻巧的梭子难以织成布匹,岂会拒绝纤细的手指遍布老茧。合蝉巧妙地间隔双盘带,联雁斜斜地衔着小折枝。豪贵们大量地酬谢曲终人散,可怜那些辛苦织出的一丝丝。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韬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此诗通过织锦妇的形象,反映了唐代社会中劳动妇女的辛勤与不易。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观察织锦妇的劳作后有感而发,旨在表达对劳动妇女辛勤工作的同情与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织锦妇的形象,展现了唐代劳动妇女的辛勤与不易。诗中“桃花日日觅新奇”一句,既描绘了织锦妇对工作的热爱与创新,又隐喻了她的美丽与活力。而“有镜何曾及画眉”则突出了她对工作的专注,以至于无暇顾及自己的容貌。后两句通过对织锦图案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织锦妇的技艺与辛劳。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豪贵与织锦妇的生活,表达了对劳动妇女的同情与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劳动妇女辛勤工作的同情与赞美。通过织锦妇的形象,诗人展现了她们的技艺、辛劳以及对工作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中劳动妇女的不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桃花日日觅新奇”中的“桃花”比喻什么? A. 织锦妇 B. 美丽的图案 C. 春天的景象 D. 豪贵的生活
“有镜何曾及画眉”表达了织锦妇的什么状态? A. 忙碌 B. 美丽 C. 懒惰 D. 悲伤
“岂辞纤手遍生胝”中的“胝”指的是什么? A. 老茧 B. 伤口 C. 皱纹 D. 疤痕
“豪贵大堆酬曲彻”中的“酬曲彻”指的是什么? A. 酬谢乐曲结束后的表演者 B. 酬谢织锦妇 C. 酬谢诗人 D. 酬谢观众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