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0:41
鹦鹉 秦韬玉 〔唐代〕
每闻别雁竞悲鸣,却叹金笼寄此生。 早是翠襟争爱惜,可堪丹觜强分明。 云漫陇树魂应断,歌接秦楼梦不成。 幸自祢衡人未识,赚他作赋被时轻。
每次听到别的雁鸟争相悲鸣,我只能叹息自己被囚禁在这金笼中的一生。 早已是翠绿色的衣襟争相爱惜,怎能忍受这红色的嘴巴勉强分辨。 云雾弥漫在陇树之间,魂魄似乎都要断绝,歌声连接到秦楼,梦想却无法实现。 幸好自己像祢衡那样还未被人认识,却被骗作赋而被时代轻视。
作者介绍: 秦韬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鹦鹉的视角,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鹦鹉被囚禁在金笼中,象征着作者自己的境遇,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束缚和轻视。
这首诗以鹦鹉的自述形式,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深切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每闻别雁竞悲鸣”一句,通过对比鹦鹉与自由飞翔的雁鸟,突出了鹦鹉的孤独和无奈。“却叹金笼寄此生”则直接点明了鹦鹉的囚禁状态,象征着作者自己的境遇。后文通过“云漫陇树魂应断”和“歌接秦楼梦不成”等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法实现的梦想和深深的悲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鹦鹉的形象,深刻反映了作者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鹦鹉的形象,深刻反映了作者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悲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金笼”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囚禁 C. 美丽 D. 繁华
诗中的“祢衡”是指谁? A. 唐代诗人 B. 东汉文学家 C. 唐代画家 D. 东汉政治家
诗中的“秦楼”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繁华 C. 囚禁 D. 自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