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2:46
原文展示:
雕楹累栋架崔嵬,院宇生烟次第开。 为向西窗添月色,岂辞南海取花栽。 意将画地成幽沼,势拟驱山近小台。 清境渐深官转重,春时长是别人来。
白话文翻译:
精雕细琢的柱子和层层叠叠的屋顶架设在高耸的建筑上,庭院中烟雾缭绕,依次展开。 为了给西窗增添月色,不惜远赴南海取来花卉栽种。 意图在地上画出幽静的沼泽,气势上仿佛要将山峦驱赶到小台旁。 清静的环境逐渐加深,官职也逐渐加重,春天时常是别人来访。
注释:
诗词背景: 秦韬玉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而宏大的庭院景象,通过精心的雕琢和布局,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提到的“南海取花栽”和“驱山近小台”等意象,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环境的向往和对权势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精雕细琢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宏大而幽静的庭院景象。诗中“雕楹累栋架崔嵬”一句,以雕刻精美的柱子和层层叠叠的屋顶,展现了建筑的宏伟和高耸。“为向西窗添月色,岂辞南海取花栽”则表达了诗人对美的极致追求,不惜远赴南海取来花卉,只为增添一抹月色。后两句“意将画地成幽沼,势拟驱山近小台”则通过比喻和夸张,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环境的向往和对权势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精美,意象生动,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美的追求和对权势的向往。通过精雕细琢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诗人描绘了一个宏大而幽静的庭院景象,表达了对美的极致追求和对理想环境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权势的追求,通过“官转重”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官职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海取花栽”是为了什么? A. 增添月色 B. 增添香气 C. 增添色彩 答案:A
诗中的“意将画地成幽沼”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对仗 答案:A
诗中的“清境渐深官转重”表达了什么? A. 对清静环境的向往 B. 对官职的追求 C. 对春天的喜爱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