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2:57
阁道春风动地来,青郊十里泰坛开。
晴分帐殿金为埒,春入桑田锦作堆。
赐食歌欢瞻圣藻,调羹辛苦属盐梅。
侍臣拜献争嫌拙,播岳空惭短赋才。
春风通过长长的阁道吹拂而来,青翠的郊野上十里之外的泰坛正在绽放。
阳光照耀下,帐篷和殿宇之间的金色路面清晰可见,春天的气息已进入桑田,像锦绣般堆满了土地。
喜悦的歌声中,侍臣们献上美味的食物,陶醉于皇上的圣恩,而调羹里的辛苦却是由盐和梅子所构成。
侍臣们在拜献时争相表现,愁苦地觉得自己的才华不够,难以与岳阳的壮丽相提并论。
梁亭表(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官至翰林院编修。他的诗风以清丽见长,语言优美,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政治的思考。
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以及朝廷的盛况,表现了对国家安康的期盼和对皇权的敬仰。
《帝耕藉田 其一》是一首描绘春天和朝廷盛况的诗。全诗开篇通过“阁道春风动地来”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春风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希望和活力,给人以清新之感。“青郊十里泰坛开”则进一步拓展了场景,展现了广阔的自然风光,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宫廷的繁华,金色的路面和绚丽的春景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在其中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同时也隐喻了皇权的显赫与国家的安泰。
后两句则转向侍臣的心态,尽管侍臣们在皇帝面前恭敬拜献,但他们内心却有着对自身才华的惶恐与自卑,体现了人性中的矛盾与复杂。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了外在的华丽,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挣扎与羡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极具代表性,春天的生机与朝廷的繁华相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的美好愿望和对自身位置的反思。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对国家繁荣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才华的自卑与对朝廷繁华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中“阁道春风动地来”主要描绘了什么?
“春入桑田锦作堆”中“锦”是用来比喻什么?
诗中表达侍臣感到自愧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