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3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31:59
樵夫跣足下层峦,大笑渔翁溪上寒。
山色横担廛市去,家家门底透长安。
这首诗描绘了樵夫赤着脚在山下行走,愉快地笑着的渔翁在溪水旁感受寒意。山的色彩在市集的另一边延伸,而长安城的气息透过每家每户的门口。
“樵夫”和“渔翁”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隐士形象,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生活方式。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常被用来代表繁荣与喧嚣。
释岩,宋代诗人,出家为僧,常以自然和隐逸生活为题材,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超然。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开头两句,樵夫和渔翁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快乐,二者的对比也反映了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樵夫的赤脚行走,渔翁的欢笑,给人一种轻松自在、无忧无虑的感觉。
接下来的句子则将视野转向更广阔的自然景观,山色与市集的对比,显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诗中“家家门底透长安”,既表现了长安的繁荣,又隐含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强调了在繁华背后,仍需关注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洒脱,是一首极具哲理的作品。
整首诗通过描绘樵夫和渔翁的生活,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城市繁华的思考,强调了简单生活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与和谐生活的追求。
樵夫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
a) 忧愁
b) 自在
c) 繁忙
诗中提到的“长安”代表什么?
a) 一种生活方式
b) 繁华与喧嚣的城市
c) 自然的美景
诗中的渔翁在做什么?
a) 钓鱼
b) 大笑
c) 砍柴
对比《登鹳雀楼》和《偈五首 其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登鹳雀楼》更侧重于远望的壮阔,而《偈五首 其五》则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了不同的视角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