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八月十四夜》

时间: 2025-04-24 19:47:22

诗句

银汉无声露暗垂,玉蟾初上欲圆时。

清樽素瑟宜先赏,明夜阴晴不可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47:22

原文展示

八月十四夜
银汉无声露暗垂,
玉蟾初上欲圆时。
清樽素瑟宜先赏,
明夜阴晴不可知。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八月的十四夜,银色的银河无声地横在空中,露水悄然垂落。此时,明亮的玉兔开始升起,似乎要圆满。手中清酒和悠扬的瑟声适合先来品尝,而明天的天色是阴是晴却无法预知。

注释

  • 银汉:指银河,古人常用“银汉”形容银河的色泽。
  • 无声:指银河的静谧,没有声音。
  • 露暗垂:指露水在夜晚悄然落下,显得暗淡。
  • 玉蟾:指月亮,古代常以“玉蟾”形容明月。
  • 初上欲圆时:意指月亮刚刚升起,正接近圆满的时刻。
  • 清樽:指清酒的酒杯。
  • 素瑟:指清雅的瑟声。
  • 宜先赏:适合先来品尝。
  • 明夜阴晴不可知:预示明天的天气难以预测,表达了一种对未来不可知的感慨。

典故解析

  • 玉蟾: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月亮上有一只玉兔,常与月亮相关联。玉兔捣药的故事广为流传。
  • 银汉:在古代诗词中,银河常被视为一种浪漫的象征,代表着遥远的美好和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复(生卒年不详),南宋时期的诗人,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风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描绘。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八月中秋前夕,正是农历八月十四,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月色的向往及对未来不可知的感慨。

诗歌鉴赏

《八月十四夜》是一首充满了宁静与思索的诗作。诗人在银汉无声、露水暗垂的夜晚,展现了一个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象。诗中“银汉”与“玉蟾”的描写,不仅体现了夜空的美丽,还引发了人对月亮的思考。月亮的升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暗示着人们对生活的期待与惆怅。

诗中“清樽素瑟”一句,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享受,体现了诗人对当下宁静时光的珍惜。同时,最后一句“明夜阴晴不可知”则突出了诗人对未来的思索与无奈,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整首诗结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简单却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银汉无声露暗垂”:描绘了夜晚的银河与露水,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玉蟾初上欲圆时”:月亮升起的美好时刻,暗示着团圆与希望。
    • “清樽素瑟宜先赏”:鼓励人们在这样的夜晚,享受美酒与音乐。
    • “明夜阴晴不可知”: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人生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银河比作“银汉”,形象生动。
    • 拟人:银河和月亮在诗中似乎有了生命,增添了诗的韵味。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银汉:象征着浩瀚与宁静,代表了自然的美。
  • 玉蟾:象征着团圆与希望,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清樽素瑟:象征着生活的享受与艺术的熏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银汉”指的是什么?

    • A. 河流
    • B. 银河
    • C. 山川
  2. 诗中提到的“玉蟾”代表什么?

    • A. 星星
    • B. 月亮
    • C. 太阳
  3. 诗人对明天的态度是?

    • A. 期待
    • B. 无所谓
    • C. 不可知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中的月亮意象与孙复的《八月十四夜》相似,都是抒发思乡之情,但李白的情感更为直接,孙复则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相关文学评论与分析文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叠韵春日杂兴五首 沧趣楼杂诗 其六 代巩使君上东宫生日 家藏旧画效前人论画绝句各系一诗 其十四 寅夫示再登鼓山四诗仆虽不获同游然来诗不可虚辱次韵奉谢且致归班之饯 其二 罗畴老录示和丹霞绝句五首次韵 其四 庚辰正月过海子桥望西山晴雪烂然 宣州开元寺南楼 读曲歌 海棠春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社威擅势 支字旁的字 知识密集工业 淆紊 巾字旁的字 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游山玩水 踗踙 至字旁的字 握管怀铅 广乐钧天 于民润国 西字头的字 纷委 丨字旁的字 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急急 包含体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