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1:2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1:22:11
冥观天地何云为,茫茫万物争蕃滋。
羽毛鳞介各异趣,披攘攫搏纷相随。
人亦其间一物尔,饿食渴饮无休时。
苟非道义充其腹,何异鸟兽安须眉。
人生在学勤始至,不勤求至无由期。
孟轲荀卿扬雄氏,当时未必皆生知。
因其鑽仰久不已,遂入圣域争先驰。
既学便当穷远大,勿事声病淫哇辞。
斯文下衰吁已久,勉思驾说扶颠危。
击喑敺聋明大道,身与姬孔为藩篱。
是非丰顇若不学,慎无空使精神疲。
在幽暗的天地中,万物为何而存在,茫茫的自然界中,万物竞相繁荣。
鸟类与鱼类各有各的趣味,争斗与捕食相互交织。
人类也是其中的一部分,饥饿、口渴永无休止。
如果不以道义来充实自己的内心,和鸟兽又有什么区别呢?
人生在于学习,勤奋始能获得,若不努力求知,就无从期望。
孟子、荀子、扬雄等人,当时未必都是被广泛认识的。
因为他们勤奋钻研,才得以进入圣人之域,争先恐后。
既然学习,就要追求远大,切勿沉迷于声色与华丽的辞藻。
这文化已经衰退已久,感叹应当努力言说来扶助危困。
要打破沉默、唤醒无知,努力与孔子、孟子作壁垒。
若是非对错模糊不清,又不学习,切记不要空耗精神。
孙复,宋代诗人,致力于儒学和诗歌的创作,作品多反映对学习与道德的重视,风格严谨、思想深邃。
在宋代,社会变革与文化复兴并存,诗人借此诗表达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谕学》通过对比自然界与人类的生存状态,强调了道德与学习的重要性。诗中提及鸟兽的生存状态,暗示人类若不学习道德,将与它们无异,体现了人类的独特性在于理性与学习。在古代,士人以学为重,诗人借用孟子、荀子等的例子,说明即使在当时,他们也并非一开始就被广泛知晓,而是通过不懈努力而成就。诗末强调了文化的衰退与复兴的必要,具有深厚的现实意义,呼吁人们珍惜学习的机会,不断追求真理与道德。整体而言,诗中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具有深远的启示。
该诗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警醒人们不要因忽视道德与知识而堕落,倡导通过不断学习与反思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与文化素养。
本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学习的重要性
C. 人类的竞争
D. 文化的衰退
孟轲、荀卿、扬雄在诗中被提及的原因是什么?
A. 他们都是著名的诗人
B. 他们是被广泛认可的学者
C. 他们通过努力学习而成就
D. 他们的生活艰辛
诗中提到的“击喑敺聋”是什么意思?
A. 喧闹的环境
B. 唤醒无知与沉默
C. 追求文化的繁荣
D. 增强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