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4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40:51
无多春色,讶玉颜笑浅,暗窥篱密。
换了霓裳,不似罗浮旧相识。
薄醉朦胧未醒,疑夜雨小楼遥忆。
算九九匀遍胭脂,和露晓妆湿。
欹立。帽檐侧。似九英映人,趁迎朝日。
炼砂剩液。寒鹤低头啄苔碧。
应忆洗多渐减,仍冷抱冰魂如昔。
甚出塞声断续,坐闻怨笛。
春天的色彩已不多,看到美人的笑容如此浅淡,心中感到惊讶,暗自窥视篱笆内的情景。
换上了华丽的衣裳,却不再是以前熟悉的模样。
微微醉意朦胧未醒,仿佛在夜雨中遥想小楼的情景。
算来算去,胭脂已均匀涂抹,露水使晨妆变得湿润。
我倾斜着身体,帽檐斜侧,仿佛九位英美女子映照着我,趁着朝阳的照耀。
炼砂剩下的液体,寒鹤低下头啄食碧绿的苔藓。
想必我曾回忆的点滴已经渐渐减少,依然冷冷地抱着昔日的冰魂。
耳边隐隐传来边塞的声音,坐在这里听那怨笛的悲鸣。
吴茝,清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她的创作多关注于内心情感的表达,并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映射个人的内心世界。
《红情 红梅》创作于清代,那时文学界盛行古典诗词的创作,诗人借助春天的景象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感悟。
《红情 红梅》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诗作。诗中通过春色的变化,借助美人的容颜与内心的感受,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情感变迁。开篇提到“无多春色”,似乎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一笑浅”则表达了对美丽的渴望与失落。诗人将自己置于幽静的环境中,透过篱笆窥视,仿佛在寻找过去的美好。
在对比中,诗人用“换了霓裳”与“罗浮旧相识”形成对比,暗示着曾经的美好与如今的陌生感。醉意未醒的状态,展现出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惆怅,尤其是“疑夜雨小楼遥忆”,似乎在追忆一段难忘的往事。
随后,诗人从外在的描写转向内心的感受,通过“寒鹤低头啄苔碧”与“仍冷抱冰魂如昔”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冷清,既有对美景的描摹,也有对情感的深刻反思。最后的“怨笛”则象征了对失去的哀伤与不甘,整首诗在对比与反思中,构建了一个情感丰富而又引人深思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春色的感慨与美人的描绘,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美好的追忆和对孤独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无多春色”中,春色象征什么?
A. 美好
B. 时间的流逝
C. 生命的活力
诗中“寒鹤低头啄苔碧”描绘的是?
A. 美丽的景色
B. 孤独的心境
C. 春天的气息
“仍冷抱冰魂如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忘却过去
B. 坚持内心的冷静
C. 对未来的期待
可以将吴茝的《红情 红梅》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吴茝更注重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聚焦于个人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