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潘豳老以长篇求假吾书以副本送之》

时间: 2025-07-31 07:01:07

诗句

元凯有言君盍知,借书还书皆可嗤。

家传五载亦勤矣,吾与两雏当共之。

吏役岂容方外驾,古人端在个中期。

聊分副本天随子,辑缀来归是一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7:01:07

原文展示:

潘豳老以长篇求假吾书以副本送之
元凯有言君盍知,借书还书皆可嗤。
家传五载亦勤矣,吾与两雏当共之。
吏役岂容方外驾,古人端在个中期。
聊分副本天随子,辑缀来归是一奇。

白话文翻译:

潘豳老向我请求借书,并希望能将副本送来。
元凯曾说过,你为何不知,借书还书都是可以嘲笑的。
我家传书已有五载之久,辛苦不已,而我与两个孩子都应共享这书籍。
公职人员怎么容许在外借书呢?古人所追求的正是在这份时机。
我只是想分给你副本,天意如此,能将书辑缀归来真是一件奇事。

注释:

  • 潘豳老:指的是一个叫潘豳老的人,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道。
  • 元凯:指元代的文学家,可能在诗中作为借书的例证。
  • 吏役:指官吏或公务人员。
  • 辑缀:整理和编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字方回,号云间,宋代著名词人,生于北宋时期,后期投身南宋。贺铸以其清新脱俗的词风和丰富的情感而著称,作品多涉及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与朋友或同道交流时写下的,反映了他对书籍的珍视以及对当时借书风气的看法。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借书与还书的探讨,传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珍视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家传五载”,显示了书籍在他家族中的重要性,五年的时间并不算短,而他与孩子们共享书籍的愿望则体现了知识的传承与分享之美。诗人用“吏役岂容方外驾”一句,暗示了当时社会对借书行为的某种限制或不满,反映出他对古人追求知识的理解和对自由借书的渴望。在最后,诗人用“聊分副本天随子”表达了他对借书的期待,副本的分享不仅是书籍的交流,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温情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元凯有言君盍知,借书还书皆可嗤:引述元凯的言论,讽刺那些对借书行为不屑的人。
  • 家传五载亦勤矣,吾与两雏当共之:强调自己珍视书籍的态度,愿与家人共享。
  • 吏役岂容方外驾,古人端在个中期:表明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强调古人追求书籍的精神。
  • 聊分副本天随子,辑缀来归是一奇:表达对书籍分享的期待,体现书籍的珍贵与知识的传播。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借书还书”,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借书与还书的比喻,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知识的传承。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书籍的重视和对知识传播的渴望,体现出诗人对古人精神的向往与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籍:象征知识与文化的传承。
  • 副本:代表着分享与交流的愿望。
  • 家传:显示家族文化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家传五载”意味着什么? A. 家族书籍传承五年
    B. 书籍借出五年
    C. 家族五代人都爱读书

  2. 诗中提到的“吏役”指的是谁? A. 教师
    B. 公务人员
    C. 商人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送别》对比,王维所表达的离愁与贺铸对知识分享的珍视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更注重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体现了知识传承的意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谒金门·帘漏滴 行香子(雪后闲眺) 水调歌头 送崔峒使往睦州兼寄薛司户 送人入金华(一作赠别东阳客) 送李秘书往儋州 送薛尚书入蜀 酬诸公宿镜水宅 同韩员外宿云门寺 酬刘员外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抹鬼脸 首字旁的字 短褐椎结 包含重的词语有哪些 转盼 两利俱存 閠字旁的字 令利 长字旁的字 下逐客令 故客 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饮冰食蘖 滑翔机 三点水的字 诎要桡膎 四字头的字 夸开头的成语 包含梗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