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3:10
原文展示:
人生何必论才良,贤否穷通脱未量。 运否蛟龙犹蠖屈,时来鸟雀亦鹰扬。 王侯蝼蚁同归尽,钟鼎山林各所藏。 何用作文嗟不遇,已将名利等蝇翔。
白话文翻译:
人生何必过分评价才能的优劣,贤能与否、命运的通达与否都是难以衡量的。 即使命运不佳,蛟龙也会像蠖一样屈身;时机一到,即使是鸟雀也能像鹰一样高飞。 无论是王侯还是蝼蚁,最终都会归于尘土,钟鼎和山林各有其藏身之所。 何必写文章感叹不遇,已经将名利看作如同蝇虫一般微不足道。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字巨山,宋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个人价值的肯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多感慨命运无常,此诗正是作者在这种背景下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个人价值的肯定。诗中“运否蛟龙犹蠖屈,时来鸟雀亦鹰扬”一句,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命运的无常,同时也暗示了无论命运如何,人都应保持自我价值。最后两句“何用作文嗟不遇,已将名利等蝇翔”,更是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超然态度,认为名利如同蝇虫一般微不足道,不应过分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的超脱和淡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作者认为无论命运如何,人都应保持自我价值,不应过分追求名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蛟龙犹蠖屈”比喻什么? A. 有才能的人在不得志时也会屈身 B. 平凡的人在时机到来时也能得志 C. 高贵的人最终会归于尘土 D. 隐逸的生活
诗中“鸟雀亦鹰扬”比喻什么? A. 有才能的人在不得志时也会屈身 B. 平凡的人在时机到来时也能得志 C. 高贵的人最终会归于尘土 D. 隐逸的生活
诗中“何用作文嗟不遇”表达了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个人价值的肯定 C. 对不遇的感叹 D. 对命运的无奈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