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7:47
吾年逾七十,真欲原春迟。
岂谓上元过,适丁多雨时。
韶华荏苒半,清明旦夕期。
流莺与蜂蝶,冷落殊未知。
我年过七十,确实希望春天能来得迟一些。
怎能想到元宵节已经过去,偏偏这时又是多雨的季节。
青春光阴已过了一半,清明时节的到来也在眼前。
黄莺和蜜蜂、蝴蝶都冷落了,不知它们去了哪里。
作者介绍:曹勋,字元亨,号希逸,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作品清新自然而受到赞誉。他的诗风以写景抒情为主,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曹勋晚年,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青春不再的感伤,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社会动荡使得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更加深刻。
这首《山居杂诗九十首》中的这一首,透过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深邃的生命哲学。诗人年过七十,面对即将到来的春天,感到时光的匆匆与青春的逝去。第一句以“吾年逾七十”开头,直切主题,毫不掩饰年岁带来的沧桑感。接下来,诗人提到元宵节已过,春天似乎也不再属于他,表明时间的无情与流逝。
“韶华荏苒半”一句,诗人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对青春消逝的惋惜,韶华本是美好的象征,但在诗人的眼中,已然成了一种失落的记忆。接着,诗人提及清明节的到来,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与生命的轮回,隐含着对生命的思考。
最后的“流莺与蜂蝶,冷落殊未知”,则是对生命脆弱与无常的反思,诗人在描绘大自然的生机时,似乎也在感叹自身的孤独与失落。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传达出诗人对时间、生命与自然深刻的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青春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流露出对自我与生命的反思,展现出一种哲学的深度。
诗词测试:
诗人年过多少岁?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一个?
诗人在诗中对青春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