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1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14:38
官渡柳歌送李员外承恩往扬州觐省
独孤及 〔唐代〕
君不见官渡河两岸,三月杨柳枝。
千条万条色,一一胜绿丝。
花作铅粉絮,叶成翠羽帐。
此时送远人,怅望春水上。
远客折杨柳,依依两含情。
夹郎木兰舟,送郎千里行。
郎把紫泥书,东征觐庭闱。
脱却貂襜褕,新著五彩衣。
双凤并两翅,将雏东南飞。
五两得便风,几日到扬州。
莫贪扬州好,客行剩淹留。
郎到官渡头,春阑已应久。
殷勤道远别,为谢大堤柳。
攀条倘相忆,五里一回首。
明年柳枝黄,问郎还家否。
你难道没有看到官渡河两岸,三月时节的杨柳枝吗?
那千条万条的柳丝,个个都比绿丝更胜一筹。
花瓣像铅粉一样轻柔,树叶宛如翠羽般的帐幕。
此刻我送别远行的朋友,怅然望着春水泛滥。
远行的客人折下杨柳,依依不舍地含情而望。
我和你乘着木兰舟,送你千里远行。
你手中握着紫泥书信,东去觐见朝廷。
脱去貂裘,换上五彩的衣裳。
双凤齐展双翅,向东南飞去。
乘风而行,几日就能到达扬州。
不要贪恋扬州的美好,旅途中的时光总是令人留恋。
你到达官渡时,春天的尽头已经过去很久。
殷勤地道别,为了感谢大堤上的柳树。
如果我攀折柳条,便会在五里外回首几次。
明年柳枝发黄,问你是否还会回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独孤及,字仲容,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而闻名。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友人的关怀与思念,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正值送别好友李员外承恩前往扬州觐见朝廷之际。在春日的温暖中,诗人通过描绘官渡的柳树与春水,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未来的祝福。
《官渡柳歌送李员外承恩往扬州觐省》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在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时,融入了对友人离别的深切眷念。开篇便以“君不见官渡河两岸,三月杨柳枝”引入,引起读者的注意,春天的柳树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离别的愁绪。接下来,诗人用“千条万条色,一一胜绿丝”展示了柳树的繁茂,进一步渲染出春天的气息。
随着诗的深入,远行的朋友折柳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诗人描绘了乘着木兰舟的情景,表现了对远行的朋友的祝福与期待。诗中“郎把紫泥书,东征觐庭闱”则展示了李员外的重要使命和前途的光明。随后,诗人用“脱却貂襜褕,新著五彩衣”描绘了远行者的华丽装扮,展现了他即将开始的新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寄语,传达出对朋友的祝福与对离别的感怀。最后一句“明年柳枝黄,问郎还家否”,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未来的期盼,又隐含着对友人归来的期待,令人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人的深切祝福与离别的无奈,通过美丽的春景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将离别的痛苦与对未来的期盼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紫泥书”象征着什么?
诗中“明年柳枝黄,问郎还家否”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夹郎木兰舟”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送友人》相比,独孤及的《官渡柳歌》更加细腻,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离别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而李白则侧重于豪放与壮丽的情感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文化氛围与诗人个性的差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