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5:19
献知己
作者: 喻凫 〔唐代〕
亦忝受恩身,当殊投刺新。
竟蒙分玉石,终不离埃尘。
大谷非无暖,幽枝自未春。
昏昏过朝夕,应念苦吟人。
我也受到了恩惠,应该更好地回报朋友。
然而最终得到的只是一块玉石,心中却始终不离尘埃。
大山谷里虽然没有温暖,幽静的枝头依然未见春天的到来。
在这昏昏沉沉的日子里,经过了朝夕的更替,希望你能想到我这个苦于吟咏的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喻凫,唐代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为稀少,但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出对友情、理想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政治动荡、社会变迁的时期,诗人面临诸多困惑与挑战,表达了对知己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反思。
《献知己》是一首深具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知己的感激与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首句“亦忝受恩身”,道出了诗人与知己之间的恩情与感激,接着用“竟蒙分玉石”暗示自己所获得的恩惠虽珍贵,但内心却始终被世俗所困扰。
诗中“大谷非无暖,幽枝自未春”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失落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山谷虽有温暖的象征,却因幽枝的孤寂而无春意,暗示诗人虽然受到恩惠,但内心仍在挣扎,缺乏温暖与生机。最后一句“应念苦吟人”,呼唤友人对其苦吟生涯的理解与关怀,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既有对友谊的珍视,又有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表达对知己的感激与思念,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与内心的孤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亦忝受恩身”中的“忝”是什么意思?
A. 感激
B. 惭愧
C. 受益
D. 幸福
诗中“大谷非无暖”的意图是什么?
A. 生活中无温暖
B. 生活中有温暖
C. 深山没有春天
D. 诗人感到孤独
“应念苦吟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生活的厌倦
C. 对自然的向往
D.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