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4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41:47
酬王檀见寄
——喻凫
驰心栖杳冥,何物比清泠。
夜月照巫峡,秋风吹洞庭。
酬难尘鬓皓,坐久壁灯青。
竟晚苍山咏,乔枝有鹤听。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驰心栖杳冥”意思是心中思绪奔腾,难以安静下来,接着问“何物比清泠”,在寻找什么能够比得上那种清澈宁静的感觉。夜晚的月光照射着巫峡,秋风轻轻吹拂着洞庭湖,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提到与友人交往的艰难,尽管已是白发苍苍,但仍旧在壁灯下长时间坐着,思念友人。最后一句“竟晚苍山咏,乔枝有鹤听”描绘了夜晚在苍山吟唱,树上的鹤似乎在静静倾听着。
作者介绍:喻凫,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较少。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通过描绘自然环境来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应王檀之托所作,反映了两位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生活的思考,写于一个秋夜,背景中渗透着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
《酬王檀见寄》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透过优美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前两句通过“驰心栖杳冥”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心中那种难以平静的情绪,接着又以“何物比清泠”引入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孤独与思念。
接着,诗人描绘了夜晚的月光照耀在巫峡之上,秋风轻拂着洞庭湖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即使年华已逝,但对友谊的珍视依旧深厚,尽管头发已白,仍愿意在壁灯下静坐,思念友人。最后的“竟晚苍山咏,乔枝有鹤听”则把整个意境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苍山和鹤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和真挚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展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洞庭”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人用哪种意象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展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酬王檀见寄》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