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0:54
石穴吟
作者: 刘树堂 〔清代〕
陡绝羊肠道,崖居半壁悬。
虹桥浮石磴,铁锁相勾连。
仰观犹惴悚,凿险孰使然。
征士视耽耽,悉索惫经年。
居高宁不畏,失足坠重渊。
水深陷犹后,火热避于前。
烽烟何日靖,王道荡平平。
闬闳安旧宅,稳步听流泉。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陡峭且狭窄的羊肠小道,悬崖半壁而立。虹桥如浮石般架设在山间,铁锁将其相连。仰望高处令人心惊胆战,这样的险境究竟是谁开凿的呢?征士在此苦苦寻找,年复一年,已经感到疲惫不堪。身处高处难道不应该感到畏惧吗?一旦失足就会坠入深渊。水深处的危险尚可后退,而前方的火热却让人无法靠近。烽火何时才能熄灭,王道又何时才能恢复平安?在这安宁的旧宅中,稳步向前,聆听着流泉的声音。
刘树堂,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为题材,反映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写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艰险的环境,反映了对人生与王道的思考,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的渴望。
《石穴吟》是一首通过描绘险峻山道和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内心深处感受的作品。诗中以“羊肠道”开篇,立即营造出一种险峻的氛围,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行走在山道上的艰辛与不安。紧接着,诗人描绘了虹桥与铁锁的结合,象征着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通过“仰观犹惴悚”,诗人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恐惧感,使得诗的情感愈发紧张。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开始反思这种险境与人生的关系,尤其是“居高宁不畏,失足坠重渊”,让人感受到人在高处的脆弱与不安。这不仅是对自然险境的描绘,也是对人生风险的深刻反思。最后,诗中提到“烽烟何日靖,王道荡平平”,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深刻揭示了人类面临的挑战与对安宁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险峻环境的描绘,反映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羊肠道”指的是什么样的道路?
诗中提到的“虹桥”象征什么?
“烽烟何日靖”中的“烽烟”主要指什么?
答案: 1-B;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