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诗三首》

时间: 2025-05-07 09:08:38

诗句

薜荔无因挂一毫,化工镌削亦应劳。

圭形直指明河落,桂影遥分涨海涛。

发地五千何足贵,去天三百未足高。

轩辕辙迹今犹在,斗上丹枕著羽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8:38

诗三首

作者: 孙何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薜荔无因挂一毫,化工镌削亦应劳。
圭形直指明河落,桂影遥分涨海涛。
发地五千何足贵,去天三百未足高。
轩辕辙迹今犹在,斗上丹枕著羽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薜荔没有理由挂上一丝丝的牵挂,工匠的雕刻也应该辛苦劳动。圭形的指针直指明亮的银河落下,桂树的影子遥远地映照在涨起的海涛上。发源的地方五千里又算得了什么,离天三百里也未必算高。轩辕的车辙至今依然在,斗柄上青色的枕头上铺着羽袍。

注释

  • 薜荔:一种藤本植物,象征着情感的牵挂。
  • 化工:指工匠或艺术家,强调劳动之苦。
  • 圭形:圭是古代用来测量的工具,指向银河,象征着高远。
  • 轩辕:古代传说中的黄帝,象征着伟大的历史和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何,生活在宋代,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观察与哲理的思考,风格多样,深受文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可能是在对生活的反思中,表达了对劳动和自然的感悟。诗中对宇宙和人的渺小进行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以深邃的意象和哲理思考为特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从“薜荔无因挂一毫”开始,便引人深思,暗示了人们对情感的执着和无奈。随后的“化工镌削亦应劳”则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呼应了生活的本质。后面的意象如“圭形直指明河落”和“桂影遥分涨海涛”,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表现出一种对宇宙的敬畏。最后几句则反映了历史的遗痕与文化的传承,表现出诗人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哲学的深度,又有自然的美感,展现了宋代诗人的智慧与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薜荔无因挂一毫: 表达了对情感的无奈与放弃。
  2. 化工镌削亦应劳: 赞美劳动者的辛勤与努力。
  3. 圭形直指明河落: 以圭形指向银河,象征着追求理想与高远。
  4. 桂影遥分涨海涛: 桂树的影子与海涛的波动,暗示着自然的变幻与生命的流动。
  5. 发地五千何足贵: 指出地理位置的微不足道。
  6. 去天三百未足高: 讽刺了人们追求高度的无意义。
  7. 轩辕辙迹今犹在: 提到轩辕黄帝的车辙,象征着历史的延续。
  8. 斗上丹枕著羽袍: 斗柄上的青色枕头和羽袍,暗示着理想与尊贵。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自然现象比喻人生哲理。
  • 对仗: 句式整齐,展现了诗歌的韵律美。
  • 象征: 薜荔、圭形、桂影等意象都具有象征意义,深入哲理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类在浩瀚自然和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展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薜荔: 牵挂与情感。
  • 圭形: 追求理想与高远。
  • 桂影: 自然的美与生机。
  • 轩辕: 历史的文化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薜荔无因挂一毫”中的“薜荔”象征什么?

    • A. 情感的牵挂
    • B. 生活的压力
    • C. 劳动的辛苦
    • D. 自然的美丽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轩辕”指的是__

  3. 判断题: 此诗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 (对/错)

答案

  1. A
  2. 黄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将进酒》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孙何: 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放与个性,而孙何则更注重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风格各异,代表了不同的诗歌传统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新春缉曦楼吟集,禹艺诗来,辄次原韵却寄 1946年立春日 禽言 其八 颂 其二 梦故友清玉泉首座 次韵和甫春日金陵登台 刚监院遣小师子文包山下书文别求偈兼示刚公 送苏直指云浦由三晋移节濩泽 入居庸关 寓怀 其十三 席上感别送桂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先字旁的字 滑熘 牙字旁的字 以刺世事 水字旁的字 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庭角 包含飞的成语 包含闭的成语 磨砻浸灌 意气相亲 赞彻 裁月镂云 鱼字旁的字 一哄而上 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疾如旋踵 哓舌 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