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道逢文通北使归》

时间: 2025-04-29 07:14:39

诗句

朱颜使者锦貂裘,笑语春风入贝州。

欲报京都近消息,传声车马少淹留。

行人尽道还家乐,骑士能吹出塞愁。

回首此时空慕羡,惊尘一段向南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14:39

原文展示:

道逢文通北使归
朱颜使者锦貂裘,
笑语春风入贝州。
欲报京都近消息,
传声车马少淹留。
行人尽道还家乐,
骑士能吹出塞愁。
回首此时空慕羡,
惊尘一段向南流。

白话文翻译:

在路上遇到文通的北使归来,
他穿着华丽的锦貂皮袍,
笑语如春风般飘入贝州。
他想要传达京都的最新消息,
但是传声的车马却少有延迟。
行人们都说回家是多么快乐,
骑士们能把边塞的忧愁唱出。
回首这一刻我不由得羡慕,
而南方的尘土又向我飞流而去。

注释:

  • 朱颜: 形容年青美貌的人,这里指使者的年轻面容。
  • 锦貂裘: 指用锦缎和貂皮制作的华美外衣,象征地位和荣耀。
  • 贝州: 地名,诗中指代地方,可能是当时的某个文化中心。
  • 京都: 指的应为汴京,即今天的河南开封,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 传声车马: 指送信的车马,传递消息的工具。
  • 出塞愁: 指边塞的忧愁,常与战争和离别相联系。
  • 慕羡: 形容对他人境遇的羡慕和追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以其政治改革和文学成就而闻名,提出“新法”进行政治、经济改革,促进社会发展。其诗风清新、理智,常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处于王安石推行新法的背景下,社会动荡与变革并存。诗中通过描写一位使者归来的情景,反映了对于家国消息的渴望与人情世态的观察。

诗歌鉴赏:

《道逢文通北使归》是一首描写归乡使者的诗,诗中充满了对家国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思考。开篇以“朱颜使者锦貂裘”描绘使者的华丽形象,既突出了他的地位,又让人感受到他带来的喜讯。随后的“笑语春风入贝州”一语,生动地传达了消息带来的温暖和希望,形成了与后文“传声车马少淹留”的对比,展现出消息送达的急切与珍贵。

诗人在行旅之间,听到人们谈论归家的快乐,内心却流露出一种羡慕之情,这种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孤独和对家乡的向往。同时,诗末“惊尘一段向南流”的意象,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让人不得不思考在变动的世界中,归属和记忆的珍贵。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立体的生活画面,既有对政治变革时期人们情感的深刻洞察,又体现了王安石对社会现状的关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朱颜使者锦貂裘: 描绘使者的美貌与华丽,象征其身份与地位。
    2. 笑语春风入贝州: 使者的欢笑如春风般温暖,预示着带来的好消息。
    3. 欲报京都近消息: 使者急于传达关于京城的消息,反映出对信息的渴求。
    4. 传声车马少淹留: 传递消息的工具不多,表现出信息传递的紧迫。
    5. 行人尽道还家乐: 行人们谈论回家是多么快乐,反映出人们对家的向往。
    6. 骑士能吹出塞愁: 骑士们能表达边塞的愁苦,显示出不同境遇的对比。
    7. 回首此时空慕羡: 诗人回头感到羡慕,暗含对自我境遇的反思。
    8. 惊尘一段向南流: 意象表现出时间流逝与思绪的飘散,令人感伤。
  • 修辞手法:

    • 比喻: “笑语春风”将笑声比作春风,传达温暖的情感。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 通过“朱颜”“锦貂裘”“车马”等意象,构建出丰富的画面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使者归来的情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归属和变革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朱颜: 青春与美好的象征,代表希望与活力。
  • 锦貂裘: 代表荣耀、地位与尊贵,体现出使者的身份。
  • 春风: 温暖、和煦,象征着美好的消息与希望。
  • 车马: 传递信息的工具,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塞愁: 边塞的忧愁,象征着战争、离别与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朱颜使者锦貂裘”中的“朱颜”指的是: A. 年龄大的人
    B. 年轻美貌的人
    C. 官员的称谓
    D. 使者的马匹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权力的渴求
    B. 对家乡的思念与羡慕
    C. 对战争的恐惧
    D. 对金钱的追求

  3. “传声车马少淹留”中“少淹留”意为: A. 少有停留
    B. 很多耽搁
    C. 频繁来往
    D. 没有归期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杜甫的作品都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但王安石更侧重于对社会变革的反思,而杜甫则常常围绕民生疾苦展开,展现出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州行衙二首 金山回道中 金道铺庭下竹十许枝因忆柳子厚清水驿绝句 斤竹岭 将至临安途中偶成呈表叔陈给事去非 将请乡郡作 将池僧舍东轩晓起 江行 涧边 建炎庚戌溃兵狂襄汉寒食阻趋光作拜扫追慕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旡字旁的字 摊底 浆水不交 麦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心形 砥节砺行 触事面墙 幸灾乐祸 指东划西 示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东洋大海 用其所长 奏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