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台上示吴愿》

时间: 2025-05-04 10:17:06

诗句

细书妨老读,长簟惬昏眼。

取簟且一息,抛书还少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7:06

原文展示:

细书妨老读,长簟惬昏眼。
取簟且一息,抛书还少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细小的字迹妨碍了年老的我读书,长长的竹席让我在黄昏时分感到舒适。取下竹席稍作休息,放下书本回到年轻的时光。

注释:

  • 细书:指字迹细小的书籍。
  • :妨碍、阻碍。
  • 老读:年纪大了,读书的能力和视力可能下降。
  • 长簟:长的竹席,通常在夏天使用,给人带来清凉感。
  • :舒适、满足。
  • 昏眼:指黄昏时分的眼睛,暗示视力下降。
  • 取簟:取下竹席,表示休息。
  • 一息:稍作休息。
  • 抛书:放下书本。
  • 还少年:回到年轻的状态,抒发对年轻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人物,提倡改革,推行新法,力求富国强兵。王安石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台上示吴愿》是在王安石年老之后创作的,反映了他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思索和对年轻时光的怀念。面对衰老与视力的减退,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对青春的追忆。

诗歌鉴赏:

《台上示吴愿》是一首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诗,借细书和长簟两个意象,展现了王安石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细书妨老读”直抒胸臆,表达了年长者在读书时的无奈和困惑。细小的字迹让他倍感吃力,而这种吃力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一种无奈与失落。

“长簟惬昏眼”则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温馨的氛围。长长的竹席在黄昏的光线下,给人带来了一种舒适的感觉,似乎是在提醒诗人放慢脚步,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接下来的“取簟且一息,抛书还少年”展现了诗人的一种反思与自我解脱。诗人在这一刻选择放下书本,暂时抛开对知识的追求,回归到年轻时的轻松与自在。这不仅表现了对年轻时代的怀念,也反映出他对当下生活的接受和享受。

整首诗在简约中蕴含深刻的哲理,王安石以细腻的情感勾勒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在岁月流逝中对生活的感悟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细书妨老读:细小的字迹使年长者阅读变得困难。
  2. 长簟惬昏眼:长长的竹席在黄昏时分令人感到舒适。
  3. 取簟且一息:取下竹席,稍作休息。
  4. 抛书还少年:放下书本,回归到年轻时的无忧无虑。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细书”和“长簟”的对比,强调年长者在阅读与舒适之间的矛盾。
  • 象征:细书象征知识的渴望,长簟象征生活的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老年生活的感悟,反映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生活乐趣的珍惜。

意象分析:

  • 细书:象征知识与智慧,但也象征着年华的流逝与衰老带来的困扰。
  • 长簟:象征生活的安逸与舒适,是对抗老去烦恼的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台上示吴愿》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长簟惬昏眼”中的“惬”是什么意思? a) 伤心
    b) 舒适
    c) 疲惫
    d) 好奇

  3. 诗人通过什么手法表达对年老生活的感悟? a) 拟人
    b) 对比
    c) 排比
    d) 反问

答案:

  1. b) 王安石
  2. b) 舒适
  3. b) 对比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陶渊明的作品均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但王安石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老年生活的无奈,而陶渊明则更多展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两者在风格与情感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北苑侍宴杂咏诗 其四 风 奉和御制岁日二首 寄外甥苗武仲 观灯玉台体十首 得浙西郝判官书未及报闻燕王移镇京口…田书记消息 送廖舍人江南安抚 张员外好茅山风景,求为句容令,作此送 观吉王从谦花烛 谢文靖墓下作(时闽岭用师,契丹陷梁宋) 奉和子龙大监与舍弟赠答之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开拍 热血沸腾 羽字旁的字 刻鹄成鹜 克字旁的字 骈生 篾匠 矢字旁的字 躲猾儿 侍巾栉 包含想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做贼心虚 辵字旁的字 包含遍的词语有哪些 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丧门神 江淹梦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