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更漏子(题赵伯山青白轩,时王丰父、刘长因同赋)》

时间: 2025-07-27 11:36:05

诗句

竹孤青,梅酽白。

更着使君清绝。

梅似竹,竹如君。

须知德有邻。

月同高,风同调。

月底风前一笑。

翻碎影,度微香。

与人风味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36:05

原文展示:

更漏子(题赵伯山青白轩,时王丰父、刘长因同赋)
竹孤青,梅酽白。更着使君清绝。
梅似竹,竹如君。须知德有邻。
月同高,风同调。月底风前一笑。
翻碎影,度微香。与人风味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竹子和梅花的孤独与清雅。竹子青翠孤立,梅花洁白芬芳,正像使君那样清绝。梅花似竹,竹子如君,须知品德的相近。月亮和风都是一样高,风调与月亮相伴。月光下的风前,轻轻一笑,仿佛将影子打碎,飘散着淡淡的香气,给人留下长久的风味。

注释:

  • 更漏子:一种词牌名。
  • 使君:指的是一位高洁的人物。
  • :浓厚,形容梅花的香气。
  • 德有邻:品德相近,有良好的交往。
  • 翻碎影:形容月光下的影子似乎被风吹碎。
  • 微香:淡淡的香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向子諲,字子諲,号惭愧,南宋时期著名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向子諲与友人王丰父、刘长因一起游览赵伯山的青白轩时,借景抒怀,表达了对高洁人格和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更漏子》以竹梅为主题,展现了高洁的品德与自然的和谐美。诗中“竹孤青,梅酽白”巧妙地将两种植物的特质与人物的品德相联系,展现出一种清雅的气质。竹子象征着坚韧和独立,梅花则代表着纯洁和芬芳,二者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月同高,风同调”则进一步将自然的元素与人的情感结合,意在抒发一种共鸣。月亮与风在诗中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情感的寄托。它们的交流与互动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言的默契。

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深邃,既有对高洁品德的赞美,又有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孤青,梅酽白:竹子清独而青翠,梅花香浓而洁白,二者形成鲜明对比,既映衬出各自的特质,也暗示了人品的高洁。
  2. 更着使君清绝:赋予“使君”这一角色以高洁的象征,强调其品德之出众。
  3. 梅似竹,竹如君:梅花和竹子互相映照,表达人与自然的相似之处。
  4. 须知德有邻:强调品德相近的人之间的关系,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5. 月同高,风同调:月亮和风在高处共存,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美。
  6. 月底风前一笑:描绘月光下的风轻轻一笑,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7. 翻碎影,度微香:月光与风的交织,产生了令人愉悦的香气与影像。
  8. 与人风味长:与人分享这种美好的情感与气味,展现出诗人对交往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用竹子与梅花比喻高洁的人格。
  • 对仗:如“竹孤青,梅酽白”,形式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高洁品德,展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独立与坚韧。
  • :象征纯洁与芬芳。
  • :象征清明与宁静。
  • :象征自由与轻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使君”指代什么? A. 一位高洁的人物
    B. 一位普通人
    C. 一位神仙
    D. 一位诗人

  2. “月同高”中的“月”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情感
    C. 清明与宁静
    D. 友情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定风波》

诗词对比
向子諲的《更漏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但向子諲更侧重品德与自然的和谐,而李清照则更偏向情感的细腻与柔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向子諲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刘矮跛相士 宴交代湖南提刑李运使致语口号 采石 石三峰为示十字云昔日乘龙贵今朝汗马劳为足六句 游青源二首 其二 赠金称 宗族第一百四十 自叹 重阳 至扬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攘肌及骨 皿字底的字 包含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英的词语有哪些 甚底 鼓字旁的字 返老还童 俪句 鱼字旁的字 嘉异 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当场出丑 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赏地 包含路的成语 马字旁的字 瞻云陟屺 声泪俱发 弓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