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2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2:44
虞美人草
作者: 姜夔 〔宋代〕
夜阑浩歌起,玉帐生悲风。
江东可千里,弃妾蓬蒿中。
化石那解语,作草犹可舞。
陌上望骓来,翻愁不相顾。
在夜幕降临之际,悠扬的歌声响起,玉制的帐幕中透出一阵悲凉的风。江东的距离可至千里,我却被抛弃在蓬蒿丛中。即使化为石头,也无法言语,做成草也只可轻舞飞扬。路旁我望着骏马归来,却徒增愁苦,相互不再顾及。
“江东”常用来指代富饶的地方,历史上与许多英雄人物相关联。诗中表现出一种对失落的渴望和对往昔的追忆,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
作者介绍: 姜夔,字白石,号穷睇,南宋时期著名词人,擅长词作,作品清丽脱俗,情感细腻。其词风常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遭遇人生失意之际,表达了他对往昔美好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寂的深切感受。
《虞美人草》是姜夔的经典之作,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描绘,构建了一幅既美丽又悲凉的画面。开篇“夜阑浩歌起”以音乐引入,仿佛将听众带入了一个孤独的夜晚,伴随歌声的悠扬,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用“玉帐生悲风”描绘出一种华丽与孤寂并存的场景,表达了内心的哀伤。
“江东可千里,弃妾蓬蒿中”则进一步揭示了被抛弃的痛苦,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失落,而后又以“化石那解语”表达了即使化为无言之物,内心的情感仍难以消解。最后“陌上望骓来,翻愁不相顾”则是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虽有归来的希望,却感受到彼此间的隔阂和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着音乐、自然与个人情感,展现了姜夔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寂的无奈,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夜阑浩歌起”中的“浩歌”是指什么?
A. 高亢激昂的歌声
B. 悲伤的歌声
C. 低沉的歌声
诗中提到的“化石”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终结
B. 无法言语的情感
C. 过去的美好
“陌上望骓来”中“骓”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匹良马
C. 一种乐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