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5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50:12
作者: 李流谦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客里何曾得展眉,遇逢一笑莫相违。
酒浓烛暗真宜醉,风色萧萧愁欲归。
在客居他乡时,何曾有过舒展眉头的时刻?
偶然间的一次相遇与欢笑,不必相互推辞。
酒香浓郁,烛光幽暗,实在是醉酒的好时机;
而外面的风声萧萧,我却愁绪满怀,想要回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酒浓烛暗”常用来描绘一种适合于饮酒作乐的氛围,而“风色萧萧”则常常与离别、思乡的情感相联系。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常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旅途中,反映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抒发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归属的渴望。
《次乐碛》一诗,通过简单的四句,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心境。首句“客里何曾得展眉”便直接道出了身处他乡的孤独与无奈。生活在外,常常难以放松心情,眉头紧锁是常态。接着“遇逢一笑莫相违”,则是一种对偶然相遇的珍惜,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交流。诗人在这片刻的欢笑中找到了片刻的慰藉,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酒浓烛暗真宜醉”,在酒的催化下,他似乎沉浸在醉意中,想要忘却烦恼。但转眼“风色萧萧愁欲归”,外界的环境又将他拉回了现实,愁绪袭来,思乡之情愈发浓烈。整首诗在欢笑与愁绪的交替中,展现了人生的复杂,既有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也有对归属的渴望,情感深邃而真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是对孤独、归属及人际关系的思考,表现出旅途中人与人之间的短暂温暖与内心深处的愁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客里何曾得展眉”,意指:
A. 在家中愉快
B. 在外地难得开心
C. 与朋友相聚
“酒浓烛暗”描绘的是:
A. 明亮的环境
B. 适合醉酒的氛围
C. 清新的空气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欢乐
B. 思乡
C. 无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夜思》与李流谦的《次乐碛》,两者都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诗更为直接和情感丰富,而李流谦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丰富的内心活动。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