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方叔游法轮寺三首》

时间: 2025-05-07 09:04:59

诗句

山中境最静,静极恐关情。

莫听流莺语,应怀求友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4:59

原文展示:

寄方叔游法轮寺三首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山中境最静,
静极恐关情。
莫听流莺语,
应怀求友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环境的宁静,静得让人感到孤寂,甚至有些害怕。不要去听那流莺的歌唱,而应该怀念朋友的声音。


注释:

  • :环境、境界。
  • 关情:关心情感,指内心的情感。
  • 流莺:指流动的黄莺,常用来形容美妙的歌声。
  • 应怀:应当怀念,应该思念。

典故解析:诗中提到的“流莺”常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事物,流莺的歌声虽悦耳,但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诗人更渴望朋友的陪伴与交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特立,字子华,号迷霞,宋代诗人。他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与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法轮寺游玩之际,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环境的感受和对友人情感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诗中描绘的“山中境最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的自然之美,静谧的山野仿佛将一切喧嚣都隔绝在外。然而,在这种静谧中,诗人却感到了一种孤独,甚至是恐惧。因为过于安静的环境,容易让人陷入对情感的思考,反而更加渴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莫听流莺语,应怀求友声。”这两句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流莺的歌声虽然美妙,但在孤独的山中,真正让人感到温暖和慰藉的,还是朋友的声音。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孤独的反思。

整首诗言简意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对友谊的渴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内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中境最静”:山中的环境是最为安静的,描绘出一种自然的宁静。
    • “静极恐关情”:过于安静让人感到害怕,容易让人陷入对感情的思考。
    • “莫听流莺语”:劝诫自己不要被流莺的歌声吸引。
    • “应怀求友声”:应当怀念朋友的声音,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修辞手法

    • 对比:静与喧、流莺与友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孤独感。
    • 隐喻:流莺的歌声象征短暂的美好,而友声则象征持久的情谊。
  •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对宁静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友谊的渴望,表达了在孤独中对人际关系的深切思考。


意象分析:

  • 山中:象征宁静与自然。
  • 流莺:象征美好而短暂的事物。
  • 友声:象征温暖的人际关系,体现人对情感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友情的珍贵
    C. 孤独的恐惧
    D. 以上都是

  2. 诗中“流莺”象征什么?
    A. 美好短暂的事物
    B. 友情
    C. 宁静
    D. 诗人的孤独

答案

  1. D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问答》 王维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但更侧重于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而姜特立的这首诗则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反映出一种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解读》
  • 《诗词鉴赏入门》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银筝旋品 游山呈通判承议写寄参寥师?此诗为释道潜作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其十一 二乐榭 海棠 南歌子(楚守周豫出舞鬟,因作二首赠之) 复次放鱼韵答赵承议、陈教授 残腊独出二首 王定国自彭城往南都,时子由在宋幕,求家书 答王定民 留题延生观后山上小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延迟 小五义 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感染力 使官 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锐不可当 三撇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推聋做哑 霜井 锦囊还矢 寸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养虎自残 恼羞成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