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7:22
寄韩卷院南涧常伯之子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每思南涧一凄然,
不见风骚二十年。
子厚犹能记先友,
审言且喜有家传。
蜩螗声乱无遗响,
山水人亡有绝弦。
海内可能无法眼,
直须参取祖师禅。
每次想起南涧,心中总是感到凄凉,
已经二十年没见过风骚之才。
子厚还记得以前的朋友,
他细心言语中很高兴有家族的传承。
蝉鸣声杂乱无遗余音,
山水中人已离去,古琴也断了弦。
在海内,或许难以再见真相,
唯有参悟祖师的禅理,才能得以明了。
作者介绍:姜特立,字叔明,号云间,生于宋代,擅长诗词,尤其以清丽的风格见长。他的诗作多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种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往昔岁月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南涧的景象,以及对苏轼的追忆,表达了对文人风雅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这首诗以“南涧”作为开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怀旧的氛围。诗人通过“每思南涧一凄然”,将个人情感与外部景象相结合,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接着提到“风骚二十年”,不仅是对自身创作生涯的反思,也是对逝去岁月的感慨,表达出对文人雅集的渴望与感叹。
诗中的“子厚犹能记先友”,则引入了对苏轼的怀念,强调了友谊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审言且喜有家传”,诗人不仅对过去的友谊感到欣慰,也讽刺了当下文人之间的疏离感。后半部分的“蜩螗声乱无遗响”与“山水人亡有绝弦”,则用自然景象反应人事变迁,表现出对失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友人的眷恋,也有对时光流逝的叹息,最终回归到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友谊的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子厚”指的是哪位著名文学家?
“蜩螗声乱无遗响”中所描绘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