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8:52
无感何惊秋,入定不知暑。大仆慕羲农,矫隘薄巢许。
利敛漫逐蝇,顽石天可补。溱涉挑狂童,洛游动交甫。
重不自引嫌,辱与人何兴。老经失离奇,屈骚太娇妩。
天地任斡旋,物我何取予。生生无尽期,造化不吾阻。
无所谓感伤为何要惊慌秋天的来临,心中安定,根本不知道夏天已过去。我的仆人仰慕农耕之道,矫正狭隘的见解,轻薄的巢穴没有什么可许诺的。
利益的追逐如同随蝇而行,顽固的石头也可以被天所修补。涉水挑逗那狂妄的少年,洛水游玩让交游变得活泼。
我不愿自招嫌疑,受到的侮辱与他人有什么关系?老旧的经文失去了奇特的韵味,如同屈原的骚声显得娇媚。
天地任凭其变化,我与万物又能得到什么?生活是生生不息的,没有尽头,造化的安排又怎能阻止我?
作者介绍:岐元,清代诗人,其诗风注重自然情怀与哲理思考,常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诗人感受到季节更替带来的思考,借此反思人生与自然的关系,表达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淡然态度。开篇几句以“无感何惊秋”切入,展示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不以为然,表明一种超然的心境。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提到“羲农”的追慕,借此引出对自然的尊重与对传统农业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提到的“利敛漫逐蝇”与“顽石天可补”,则表现了诗人对世俗利益的反思与对坚韧不拔精神的推崇。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逐渐转向对自身境遇的省思,提及“重不自引嫌”,表达了自己不愿因他人的评价而自我怀疑的决心。最后的“天地任斡旋,物我何取予”,则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整首诗不仅语言简练,意象丰富,还在哲理上引人深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从容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沉思与对自然的敬畏,强调人应当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变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羲农”指的是谁?
“无感何惊秋”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生生无尽期”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