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5:54
《红楼梦曲》
为官的,家业凋零
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
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
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
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
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循环。为官之人,家庭渐渐衰败;曾经富贵的人,财富也消散殆尽;曾经受到恩惠的人,经历生死考验;无情的人,最终也会遭到报应;有些人命已还清,却仍然欠泪;有些人虽已流尽泪水,却还是冤屈不断。冤屈总是难以解脱,生离死别早已注定。如果想知道寿命短暂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前生;老年时富贵也许只是侥幸。看透一切的人,选择了出家避世;痴迷于世俗的人,最终却白白送了性命。就像鸟儿吃尽了食物后投回森林,落得一片白茫茫的天地,真的干净了。
作者介绍:曹雪芹,清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曹雪芹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深刻体验到世态炎凉与人生无常,作品中充满了对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对人生命运的反思,结合了《红楼梦》中的众多角色命运,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反映了清代社会的动荡与人们对命运的无奈。
《红楼梦曲》以其深邃的哲理和浓烈的情感,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预测。诗中通过对比不同人的命运,表现出一种宿命论的色彩,强调了因果法则的存在。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练的语言,将复杂的人生哲理凝聚成简洁的诗句,令人深思。
全诗以“为官的……好一似”展开,描绘了不同身份和命运的人的遭遇,揭示了社会的冷酷与无情。诗中反复提到的“欠命”、“欠泪”,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悲哀,仿佛在诉说着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冤屈与无奈。
在结尾,诗人用“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一意象,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洒脱,似乎经历了人生的纷扰后,终于看透了世间的一切,选择了放下。这种看透和放下,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反映了对命运的思考与宿命的接受,表达了对世事的看破与超然,强调了因果关系的存在。
诗词测试:
《红楼梦曲》主要探讨了什么主题?
诗中提到“冤冤相报”意指什么?
诗人在最后用“白茫茫大地”来比喻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红楼梦曲》更多地关注命运的无常与人世的纷扰,而《静夜思》则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个人情感的寄托。两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差异,但都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