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8:50
上瑞来宁玉座忧,夜声先到竹窗幽。
饥肠已作来年饱,病眼聊须腊月收。
高士清贫无弊履,故人狂兴阻扁舟。
却思清旷江边路,鹑兔成车酒自篘。
瑞雪纷纷,令人忧虑的事情随之而来,夜晚的声音先于雪声,透过竹窗传来幽静的气息。
饥饿的肚子已经在期待明年的丰盈,而眼睛的病痛也只能在腊月时节缓解。
高洁的士人虽然清贫,但却没有沾染世俗的污秽,老朋友的狂热兴致却阻碍了他乘坐小舟。
我却在思念那清新宁静的江边小路,想象着驮着鹑兔的车子和自酿的美酒。
“高士清贫”指的是中国古代那些志向高远、清白自守的士人,常见于许多古诗中,比如陶渊明的隐逸生活。诗中提到的“故人狂兴”则反映了一种对旧友相聚时欢乐的回忆,但同时也显现出生活中的无奈与阻碍。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子良,号云峰,宋代词人,擅长词作和诗,作品常表现出豪放和清新的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北宋时期,时逢张孝祥个人生活的困境,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忧虑和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引人入胜。首句“上瑞来宁玉座忧”通过对瑞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安静的夜晚里,因世事而生的忧虑。这种忧虑不仅源于个人的境况,也反映了对社会变迁的感慨。随后,诗人以“饥肠已作来年饱”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当下困境的无奈,营造了一种对比的张力。
在“高士清贫无弊履”中,诗人将高士的清贫与世俗的繁华对比,展现了他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在最后,诗人借“鹑兔成车酒自篘”描绘了理想生活的图景,透出一丝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在整首诗中交织着,使得诗歌既有现实的忧伤,也不乏理想的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期盼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表达了清贫中追求高洁人格的志向。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士”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A. 富有的人
B. 品德高尚的人
C. 常出游的人
诗人在夜晚听到的声音是从哪里传来的?
A. 从竹窗
B. 从河边
C. 从山顶
“饥肠已作来年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现在的满足
C.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孝祥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张孝祥更多地表现出对现实困境的思考,而陶渊明则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田园宁静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