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东阡道中》

时间: 2025-05-04 11:32:15

诗句

杳杳泛天色,孤村暮霭沈。

鸣榔应前舫,分火度中林。

酒病江南客,年销洛下吟。

惟应故园月,偏照未归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2:15

原文展示

杳杳泛天色,孤村暮霭沈。
鸣榔应前舫,分火度中林。
酒病江南客,年销洛下吟。
惟应故园月,偏照未归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显孤寂的黄昏景象。天色渐渐昏暗,远处的村庄被薄雾笼罩。小船前的榔槳声伴随着水波荡漾,船上的火光穿过林间。身为江南客的我,因酒而醉,年头已在洛阳的吟咏中消逝。唯有故乡的明月,似乎特别照耀着我未归的心情。

注释

  • 杳杳:形容远而无边,隐约难辨的样子。
  • 泛天色:泛指天空的颜色,形容天色渐暗。
  • 暮霭:傍晚的雾霭,形容黄昏时分的景象。
  • 鸣榔:榔槳击水的声响。
  • 分火:指小船上的火光。
  • 酒病:饮酒后产生的醉意。
  • 江南客:指来自江南地区的游子。
  • 年销:年华逐渐流逝。
  • 洛下:指洛阳地区。
  • 故园月:故乡的明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丰越人,明代诗人,其作品常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丰越人的游历有关,他在江南和洛阳之间往返,感受到了漂泊生活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稳静的黄昏景象,同时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开篇通过“杳杳泛天色,孤村暮霭沈”展现了辽阔天际与孤寂村庄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沉重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诗人通过“鸣榔应前舫”表达了自己在水边的小舟上听闻榔槳声的情景,这种细腻的描写使人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宁静。

随着诗的展开,诗人提到自己因饮酒而感到恍惚,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惟应故园月,偏照未归心”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明月象征着故乡,照耀着诗人未归的心,深深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渴望。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游子的孤寂与对家的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杳杳泛天色,孤村暮霭沈:描绘了朦胧的天色和孤独的村庄,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气氛。
  2. 鸣榔应前舫,分火度中林:描写了小舟在水中的情景,榔槳声和火光相互映衬,增添了生活气息。
  3. 酒病江南客,年销洛下吟:表现了诗人因酒而醉,时光在流逝中消逝,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4. 惟应故园月,偏照未归心:明月象征着故乡,照耀着游子心中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月比作故乡,增强了思乡情感。
  • 对仗:诗句中对称的结构使诗歌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反映了人们对故乡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孤村:代表了孤独与寂寞。
  • 榔槳:象征着生活的劳作与孤独的旅程。
  • 明月:象征着故乡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杳杳”指的是: A. 热闹
    B. 远而无边
    C. 明亮
    D. 安静

  2. “惟应故园月”中,“故园”指代的是: A. 学校
    B. 家乡
    C. 工作地
    D. 旅行地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相思》

诗词对比

  • 王维的《相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和爱人的思念,使用的意象与情感基调与《东阡道中》相似,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丰越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 怀仙吟二首 殿前生桂树 南海石门戍怀古 送沈次鲁南游(一作卢堠石送沈次鲁) 南海送韦七使君赴象州任 小笛弄 鸡鸣曲 空城雀 独摇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方字旁的字 候鸟 凤诺 贪生怕死 锥匕 一毫不染 自憀 艮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包含猴的成语 单耳刀的字 有犯无隐 嚎啕大哭 禅窟 花不棱登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