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王廙问安王秋二帖赞》

时间: 2025-05-07 06:37:48

诗句

摹法之精,必验以真。

我见枣刻,已同似人。

启以楷书,告以章草。

情敬之分,于此焉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7:48

原文展示:

摹法之精,必验以真。我见枣刻,已同似人。启以楷书,告以章草。情敬之分,于此焉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书法技艺的认真态度和对真实的追求。我观察到枣木刻的技艺,已经可以和人相媲美。用楷书开启,告知以章草的风格。这其中所体现的敬意与情感,正是在这里得以考量。

注释:

  • 摹法:摹写技法,指的是临摹书法的技巧。
  • 验以真:验证其真实的品质。
  • 枣刻:指用枣木雕刻的字迹,可能是指一种特定的书法风格或作品。
  • 楷书:一种书法字体,字形端正、规范。
  • 章草:一种古老的书法风格,笔画流畅,结构自由。
  • 情敬之分:指情感和敬意的细微差别。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特别的历史典故,但其所提及的书法技艺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书法的重视和追求。书法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历代文人都常以书法自许,诗中提到的“楷书”和“章草”都是书法的两大重要流派。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岳珂(?-约1123年),字汝楫,号海岳,南宋初年书法家、诗人,以其书法和诗文闻名。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岳珂对书法的探索与研究之际,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技艺的追求。

诗歌鉴赏:

《王廙问安王秋二帖赞》是一首赞美书法艺术的诗。诗中展现了作者对书法的深刻理解与热忱。岳珂以“摹法之精,必验以真”开篇,强调了书法临摹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真实的技艺才能达到艺术的高峰。接下来提到的“枣刻”则暗示了他对传统书法的继承与创新,体现出对细节的关注与对技巧的尊重。

诗中提到的“楷书”和“章草”分别代表了书法的两种重要风格,显示了岳珂对书法流派的广泛涉猎与深刻理解。最后一句“情敬之分,于此焉考”则升华了诗的主题,指出书法不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情感与敬意的传达。在这首诗中,岳珂不仅表达了对书法的热爱,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摹法之精,必验以真:强调书法技艺的精湛必须通过真实的作品来验证。
  2. 我见枣刻,已同似人:通过观察枣木雕刻的字迹,感受到其精妙之处,似乎能与人的书写相媲美。
  3. 启以楷书,告以章草:使用楷书的规范与章草的流畅相结合,表明书法的多样性。
  4. 情敬之分,于此焉考:最终强调书法中的情感与敬意在此得以体现与考量。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楷书”和“章草”的对比,凸显了两种书法风格的不同。
  • 比喻:将书法比作一种艺术追求,隐喻其内在的情感与敬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以及在艺术创作中对真实与情感的追求。岳珂通过书法的技艺,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情感的细腻观察。

意象分析:

  • 枣刻:象征着传统书法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反映出艺术的细致。
  • 楷书与章草:象征书法的两种风格,表现了书法艺术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摹法之精,必验以真”中“验”的意思是: A. 验证
    B. 试验
    C. 鉴别
    D. 体验

  2. 诗中提到的“楷书”指的是: A. 一种诗歌形式
    B. 一种书法字体
    C. 一种绘画风格
    D. 一种音乐类型

  3. “情敬之分,于此焉考”中“之分”指的是: A. 分数
    B. 区别
    C. 分隔
    D. 关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兰亭集序》王羲之:同样展现了书法与情感的交融。
  • 《赤壁赋》苏轼:通过诗词表达对文学和艺术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岳珂的这首诗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相比,前者更注重书法技艺的描绘,而后者则从文学的角度表达对友谊与时光流逝的感慨。两者虽表达内容不同,但皆体现了对艺术的追求与热爱。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书法史》
  • 《古代书法名家传》
  • 岳珂的相关文集与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相见欢 其二 相见欢 二首 其一 相见欢 劳劳亭 相见欢 其三 去来 相见欢·月明疏影林间 相见欢 相见欢 相见欢 相见欢 相见欢 前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聿字旁的字 虚极 阴韵 母字旁的字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皇亲国戚 梁岷 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显猷 扶乩 火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无一是处 提土旁的字 日昃旰食 时移世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