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宫词一百首》

时间: 2025-05-01 02:37:56

诗句

折槛朱云谏未休,一封曾斩佞臣头。

犹怜不入先朝议,遗恨山河绕雍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37:56

原文展示:

折槛朱云谏未休,一封曾斩佞臣头。犹怜不入先朝议,遗恨山河绕雍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的关注与思考。诗中提到的“折槛朱云”指的是一种劝谏的行为,暗示着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诗人依然在呼吁对不公正现象的反对。诗人曾经以一封信斩断了佞臣的权势,然而如今他依然感到遗憾,因为他所珍惜的理想未能在当朝实现,山河的壮丽与历史的沉重让他倍感遗憾。

注释:

  • 折槛:折断的栏杆,引申为劝谏或阻止不当行为。
  • 朱云:可能指代某种高贵的云彩,象征着理想与正义。
  • 佞臣:指谄媚的臣子,历史上常被视为害国之人。
  • 遗恨:留有遗憾,未能实现的理想或目标。
  • 雍州:古地名,代表着历史的厚重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约1086-约1140),字君复,号梦得,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自幼聪颖,才华横溢。他在诗词创作中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关注社会政治,作品中常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北宋末年,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对政治腐败和奸臣当道的愤懑之情在诗中得以体现。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注和对历史的沉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关注与思考。开头的“折槛朱云谏未休”,不仅暗示了诗人持续的劝谏与努力,也表露出一种无奈与悲伤。诗中提到的“佞臣”二字,更是道出当时政治环境的险恶,诗人虽曾通过一封信斩断了佞臣的权势,但却无法改变历史的悲剧与遗憾。尤其是“犹怜不入先朝议”,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理想未能实现的深切惋惜,仿佛历史的山河在他心中留下了无尽的遗恨,回荡在雍州的上空。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刻,给人以强烈的历史感与政治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折槛朱云谏未休:意为诗人不断劝谏,折断栏杆阻止不正之事,朱色的云彩象征理想与正义。
  2. 一封曾斩佞臣头:诗人通过一封信的力量,曾经斩断了谄媚之臣的权势,体现了个人的勇气与决心。
  3. 犹怜不入先朝议:诗人感到遗憾,自己所信仰的理想未能被采纳,未能进入当朝的决策之中。
  4. 遗恨山河绕雍州:历史的遗憾与无奈如山河一般环绕,使诗人倍感沉重。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采用工整的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使用“朱云”、“山河”等意象,象征理想与历史的沉重负担。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政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与对历史的深切思考,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云:象征正义与理想的云彩,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 佞臣:代表政治腐败与阴暗势力,反映出诗人的愤怒。
  • 山河:象征历史与现实的沉重,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佞臣”指的是什么?

    • A. 英雄
    • B. 谄媚的臣子
    • C. 忠臣
  2. 诗人对过去的理想感到怎样?

    • A. 开心
    • B. 遗憾
    • C. 无所谓
  3. 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哪个方面?

    • A. 自然景色
    • B. 家庭生活
    • C. 政治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 杜甫《春望》:表现了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与思考。

诗词对比:

  • 岳珂与杜甫的作品均关注政治,但岳珂更强调个人的理想与遗憾,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悲伤。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岳珂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中吕】阳春曲_坐听西掖钟 【双调】湘妃怨_集句几年无 【中吕】朝天曲_沛公,大风 【中吕】山坡羊_销金锅在, 山坡羊·大江东去 【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 蟾宫曲·雪 西湖杂咏·秋 西湖杂咏·夏 辞住持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挨板子 韦字旁的字 肥遯鸣高 断发请战 天怒人怨 父字头的字 以眼还眼 右署 寸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右相丹青 鲁二生 四邻八舍 赭赤 包含荑的词语有哪些 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