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1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14:12
郁郁东堂桂,常期接袂攀。
羽翰殊不及,蓬荜却空还。
江水几经岁,监中无壮颜。
音尘能见问,谁道隔云山。
这首诗的意思是:东堂的桂花繁茂,每年都盼望着能与你相会。尽管我的才华不如你,但我还是希望能回到家中。江水流逝,岁月匆匆,监狱里没有壮丽的面容。音信虽能问候,但又有谁能说我们之间的距离只在云山之间呢?
本诗中提到的“江水”与“云山”,都涉及到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感慨。江水象征着岁月,而云山则暗示了情感的隔阂。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阮亭,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独特的意象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风格瑰丽而含蓄。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被贬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遭遇的感慨。身处逆境,诗人以桂花的芬芳寄托对友谊的珍视。
梅尧臣的《依韵和陈秘校见寄》以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整首诗通过东堂桂、江水等自然景物,巧妙地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诗的开头以“郁郁东堂桂”引入,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桂花不仅象征着美好,也代表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而“羽翰殊不及,蓬荜却空还”则表现了诗人对自我才能的谦逊,尽管如此,仍渴望回归,揭示出一种对归属感的渴望。
接下来的“江水几经岁,监中无壮颜”则暗含了对岁月流逝的感叹,监狱的生活让诗人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体现出他对现实的无奈与愁苦。最后一句“音尘能见问,谁道隔云山”,则是对友人的思念,虽然音信可以传递,但心灵的距离却是无形的,表现出一种深切的情感。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境遇的感悟,感人至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比喻(如“羽翰”比喻才华)、排比(如“音尘能见问,谁道隔云山”)等修辞手法,使得情感更加丰富。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友谊与孤独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堂桂”象征什么?
“江水几经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杜甫在表达思乡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梅尧臣更侧重于友谊的珍视,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家人的思念。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两位诗人不同的情感倾向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