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方山人隐居》

时间: 2025-05-07 06:40:30

诗句

金华山下空结庵,金华山人爱终南。

未闻造父得朝十,却道狙公能莫三。

予苦挥尘上素服,尔何秣马向黄龛。

曲辕散木愿自保,漫为牺樽悲杞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0:30

原文展示

过方山人隐居
作者: 郑善夫 〔明代〕

金华山下空结庵,
金华山人爱终南。
未闻造父得朝十,
却道狙公能莫三。
予苦挥尘上素服,
尔何秣马向黄龛。
曲辕散木愿自保,
漫为牺樽悲杞楠。

白话文翻译

在金华山下空无一人的小庵里,金华山人却钟情于隐居的终南山。未曾听闻造父在朝中受封十次,倒是知道狙公可以得到三次的荣宠。我苦于挥洒尘埃,穿着素衣,却不明白你为何要为黄龛的祭马而准备。曲辕的散木希望能够自我保护,何必为了牺牲的樽而哀伤杞楠呢?

注释

  • 金华山:山名,位于今浙江省,风景秀丽,适合隐居。
  • :指僧人或隐者居住的地方。
  • 造父:古代著名的车工,善于造车,因而受封。
  • 狙公:指古代的狙猾之人,可能指代某个具体的人物。
  • 素服:指简单的白色衣服,通常用于哀悼或隐居。
  • 黄龛:祭祀的地方,象征着对神灵的供奉。
  • 曲辕散木:形容一种简陋的车木,寓意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杞楠:杞树与楠木,象征珍贵之物,暗示对于生命和牺牲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善夫,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脱俗,常反映山水田园生活的淡泊与宁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隐居生活的思考之中,反映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隐居成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尤其在明代文人中尤为流行。

诗歌鉴赏

《过方山人隐居》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透过金华山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金华山下的小庵象征着远离尘嚣的理想之地,诗人不仅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环境,更从中映射出一种哲学思考。通过“未闻造父得朝十,却道狙公能莫三”的对比,诗人抒发了对名利的不屑,认为真正的荣宠并不在于外界的评价,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自足。

在情感上,诗人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与对世俗纷争的无奈,使用了“予苦挥尘上素服”来表达自己对尘世的挣扎与对平淡生活的追求。后面的“曲辕散木愿自保”则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强调了自我保护和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在意象上构建了一个恬静的隐居世界,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有哲理的深邃,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华山下空结庵:金华山下空旷的地方建立了一座小庵,描绘出隐居的环境。
  2. 金华山人爱终南:隐士喜欢终南山,表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 未闻造父得朝十:没有听说过造父被朝廷封十次,暗示对官场的冷漠。
  4. 却道狙公能莫三:却知道狙公能得到三次荣宠,反映对世俗名利的调侃。
  5. 予苦挥尘上素服:我在尘世中苦苦挣扎,穿着简单的素衣,表达对世俗的反叛。
  6. 尔何秣马向黄龛:你为何要为祭神的马匹而准备,质疑他人对名利的追逐。
  7. 曲辕散木愿自保:简陋的车木希望能够保护自己,象征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8. 漫为牺樽悲杞楠:不必为牺牲的樽而哀伤杞楠,反映对生命和牺牲的哲学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对造父与狙公的对比,展示了不同的荣宠观。
  • 比喻:隐喻隐居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 反问:通过反问表达对世俗追逐的质疑。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华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隐逸的理想。
  • :隐士的栖息地,代表着远离尘世的选择。
  • 素服:简单的衣着,象征清淡生活。
  • 黄龛:祭祀的地方,代表着对神灵的尊重与对名利的怀疑。
  • 曲辕散木:象征自然的简朴与自我保护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华山”位于哪个省?

    • A) 浙江
    • B) 安徽
    • C) 福建
    • D) 湖南
  2. 诗人对“造父”的态度是:

    • A) 崇拜
    • B) 嘲讽
    • C) 无所谓
    • D) 赞美
  3. “素服”象征着什么?

    • A) 富贵
    • B) 简朴
    • C) 喜庆
    • D) 伤感

答案

  1. A) 浙江
  2. B) 嘲讽
  3. B) 简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王维《终南山》:同样描绘隐逸生活,强调自然的美好。
  • 陶渊明《桃花源记》:表现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强调与世隔绝的宁静。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赏析》
  • 《隐逸文化与明代诗歌》

相关查询

庭前香橼花日遇雨口占二首 艳情为灵墟二首 艳情为灵墟二首 题衡翁扇头鞋书秋声赋】 庚戌秋书事八首 次韵鲁望于公瑕宅观舞有赠 叔平山居 祠部五台陆公请告归省却寄 大石 晚过横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倡百和 包含卸的词语有哪些 走字旁的字 揵搣 力字旁的字 披头散发 夜开头的成语 无利不起早 雷嗔电怒 塞默 病字头的字 稇载而归 德精 避风灯 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笔结尾的成语 明德惟馨 齿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