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独卧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2 14:33:54

诗句

谁有锄耰不自操,可怜园地满蓬蒿。

欲寻春物无蹊径,独卧南床白日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3:54

原文展示

独卧二首 其一
作者: 王安石

谁有锄耰不自操,可怜园地满蓬蒿。
欲寻春物无蹊径,独卧南床白日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谁有锄头和耙子却不自己去耕作,真让人感到可怜的是,园子里满是杂草。想要寻找春天的花草却找不到路,正午的阳光下,我独自躺在南边的床上。

注释

  • 锄耰:锄头和耙子,农具,用于耕作。
  • 可怜:可惜、令人怜悯。
  • 园地:指的是花园或菜地。
  • 蓬蒿:杂草,常见的野草。
  • 春物:春天的植物,如花草。
  • 蹊径:小路、通道。
  • 南床:指南方的床,寓意在阳光下休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他主张变法,推动社会进步,著有《新法》和《伤仲永》等。王安石的诗风简洁而富有哲理,常常通过描写自然和日常生活来表达内心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他在政治和个人生活中都经历了许多波折。诗中流露出他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独卧二首 其一》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在这首诗中,王安石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田园图景,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开头两句,诗人以“谁有锄耰不自操”引入,暗示着一种对懒惰和不作为的批判,接着又以“可怜园地满蓬蒿”表现出对荒废生活的惋惜,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美好被杂草所掩盖,生活的美好也因人们的懈怠而被掩埋。

后两句转入个人内心的独白,“欲寻春物无蹊径”,表明诗人对春天生机的渴望与追寻,却又感到无路可走,显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感。最后一句“独卧南床白日高”,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态度,似乎选择了逃避现实,享受阳光下的宁静。这种矛盾的情绪反映了王安石内心的挣扎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有锄耰不自操:质问那些拥有农具却不去耕作的人,暗含对懒惰的批评。
  2. 可怜园地满蓬蒿:感叹园子里长满了杂草,体现出对荒废的惋惜。
  3. 欲寻春物无蹊径:想要寻找春天的花草却找不到路,表达出一种无奈与渴望。
  4. 独卧南床白日高:在阳光下独自休息,展现出一种逃避现实的状态。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将春天的美好与杂草的生长对比,突显生活的荒废。
  • 拟人:将春天的花草拟人化,表现出对它们的渴望。
  • 象征:杂草象征着生活的懈怠,阳光象征着生命的希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懒惰生活的批判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锄耰:象征着劳动与耕作的工具,代表着勤奋与努力。
  • 蓬蒿:象征着生活的荒废与无所作为。
  • 春物: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自然的美好。
  • 南床: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逃避现实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锄耰”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农具
    C. 一种动物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A. 春天的花草
    B. 人生的财富
    C. 朋友的陪伴

  3. 诗人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生气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斗星》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斗星》相比,王安石的诗更具内省性,前者强调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哲理,而后者则深入探讨了个人的懈怠与对生活的反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安石的诗更显得沉重与思考。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文学简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赵大监雪一首 哀虢县令犹子箅 其二 哀虢县令犹子箅 其一 和吕与叔观耤田三绝 其一 均州南川春日三首 其一 下滩二绝句 其二 起桅 吊太白 邠诗人张谷齐物先生驰名京师四方晚隐于终南山黄池谷陕右多画为醉仙因赠绘者 真珠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两点水的字 赕賨 門字旁的字 亲亲切切 葛麻 頁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寸男尺女 瓜片 迩安远至 吃得开 章理 将门无犬子 单人旁的字 包含执的词语有哪些 汗流满面 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