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5:50
征夫
作者: 杜甫〔唐代〕
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
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
漂梗无安地,衔枚有荷戈。
官军未通蜀,吾道竟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场景,十户人家中几个人活着,千山万水却显得空荡荡的。路上只见悲哭的声音,城市里听不到歌唱的乐曲。漂泊的人没有安身之处,嘴里叼着干粮却还要提着武器。官军尚未通往四川,我的前途到底该如何呢?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杜甫的诗歌以现实主义著称,关注社会民生,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时期,战乱不断,民众生活悲惨。杜甫身处动荡年代,目睹了战火带来的苦难,借此诗表达了对国家、人民命运的深切忧虑。
《征夫》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乱给社会带来的破坏,展现了诗人对民生苦难的深切关注。诗的开头“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以对比手法,突显出人烟稀少的惨淡景象,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接着,诗人通过“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来传达社会氛围的压抑,路上的哭声与城市的沉默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人们在苦难中失去了欢乐与希望。
“漂梗无安地,衔枚有荷戈”则描绘了流离失所的漂泊者,生存的无奈与无助跃然纸上。诗的最后一句“官军未通蜀,吾道竟如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深切的悲痛和对未来的渺茫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战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体现了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十室几人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乐 B. 悲凉 C. 安宁
“路衢唯见哭”中的“哭”指的是:
A. 快乐 B. 悲伤 C. 羡慕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A. 有信心 B. 迷茫 C.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