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1:06
送方蒙中赴辟二首
谁云逢掖不知兵,一士居然击重轻。
往昔下愚融铁鏁,即今上圣倚金城。
可怜蒋子开三迳,又被乌公夺二生。
旋作凯歌驰露布,残年犹拟看升平。
谁说在朝廷中就不懂得兵法?一个士人竟然能战胜强敌。
往日的无知者还在用铁锁,今天的圣人却依靠金城。
可怜蒋子开在三条道路上,却被乌公夺去了两条生路。
我将要作凯歌在露天传唱,到了晚年仍然希望看到国泰民安。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真,号白云,宋代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因其作品内容丰富,情感细腻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歌常常关注国家兴亡、政治风云和个人命运。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战乱频繁和政治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传统的五言律诗结构,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比古今,展示了一种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开头以“谁云逢掖不知兵”引入,直接反驳了在朝廷中人不懂军事的偏见,表达了对士人的赞赏。接着通过“往昔下愚融铁鏁”和“即今上圣倚金城”的对比,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对比,突显出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力量。诗中提到的蒋子开和乌公则隐喻了在权力斗争中,个人命运的无常与悲剧。最后两句以“旋作凯歌驰露布”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向往,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体来看,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表现出刘克庄对时代的深刻理解与反思,作品情感丰富,意韵悠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对古今的对照,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与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士人能力的赞美,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政治、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谁云逢掖不知兵”的意思是?
A. 在朝廷中不懂得军事
B. 军人不懂得政治
C. 对士人的赞赏
D. 对战争的无知
“往昔下愚融铁鏁”中的“铁鏁”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束缚与困境
D. 战争
诗人在最后提到的“升平”意指?
A. 国家繁荣
B. 个人成就
C. 战争胜利
D. 家庭幸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同一主题相关的作品,如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渴望,展现出士人对国家的关注与责任感。
通过这些材料,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刘克庄的创作背景、诗歌内容及其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