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村居书事四首》

时间: 2025-04-27 06:30:57

诗句

新剃阇梨顶尚青,满村看说法华经。

安知世有弥天释,万衲如云座下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0:57

原文展示:

新剃阇梨顶尚青,满村看说法华经。
安知世有弥天释,万衲如云座下听。

白话文翻译:

新剃的和尚头顶依然是青色的,村子里的人们聚在一起听他讲解《法华经》。
谁能知道这个世间还有博大无边的释迦牟尼,万千僧人如同云彩般在他的座下倾听呢?

注释:

  • 阇梨:指和尚或出家人,特指僧侣,古代佛教徒的称谓。
  • 法华经:是佛教经典之一,内容主要讲述了佛的教义。
  • 弥天释:指释迦牟尼佛,意指其教义广泛深邃。
  • 万衲:指众多僧人,形容人数众多。
  • 如云:比喻众多,形象生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宋代诗人。他以擅长诗歌、散文和书法而闻名。刘克庄的诗风深受唐诗影响,尤其是在意象和情感的表达上追求细腻与深刻。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一个相对宁静的乡村环境,反映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思考,以及对人们信仰的观察与感受。诗中提及《法华经》,表明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认同和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单的日常场景开篇,通过“新剃阇梨”的形象引入了佛教的经典《法华经》,展示了村庄中人们对佛法的虔诚。在这幅生动的场景中,诗人以“满村看说法华经”描绘了信仰的力量和人们对真理的向往。接着,诗人通过“安知世有弥天释”引出更深层的思考,表达了对释迦牟尼佛博大精神的敬仰,以及对人类信仰的反思。

诗中“万衲如云座下听”不仅描绘了僧人聚集的情景,更暗示了佛教的广泛传播和影响力。通过对比,诗人让人们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之外,还有更为深邃的信仰存在。这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信仰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新剃阇梨顶尚青:新剃的和尚,头顶依然是青色,暗示刚出家的僧人,象征着年轻、纯洁和对信仰的向往。
  2. 满村看说法华经:整个村子的人聚集在一起,聆听和尚讲解《法华经》,展现出信仰的力量和人们对佛法的重视。
  3. 安知世有弥天释:诗人反问,谁能知道这个世间还有伟大的释迦牟尼佛,暗示佛教教义的深邃和广泛。
  4. 万衲如云座下听:众多僧人如云般聚集在释迦牟尼的座下,形象生动,体现了佛教的影响力和传播。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万衲如云”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形象地表现出僧人的众多;“新剃阇梨”与“满村”形成对照,突显信仰的普及。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和尚讲经的场景,反映了人们对佛法的虔诚与向往,表达了对信仰的思考与钦佩,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广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阇梨:象征信仰的代言人,体现了对出家人生活的尊重。
  • 法华经:代表着佛教的智慧和教义,是人们心灵的指引。
  • 万衲如云:象征着众多信徒,表达了信仰的广泛传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阇梨”指什么? A. 普通人
    B. 出家人
    C. 学者
    答案:B. 出家人

  2. 本首诗主要内容是什么? A. 描述自然景色
    B. 表达对佛教的敬仰
    C. 讲述历史故事
    答案:B. 表达对佛教的敬仰

  3. “万衲如云”这个比喻的意思是? A. 僧人很多
    B. 僧人很少
    C. 僧人坐着
    答案:A. 僧人很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了对信仰和理想的追求。
  • 《春夜喜雨》杜甫: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相似地探讨了生活与理想。

诗词对比

  • 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比,刘克庄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信仰的力量,而白居易则通过音乐传达情感和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鉴赏辞典》
  2.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3.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明 鹊桥仙(七夕舟中) 齐天乐(赋橙) 齐天乐(秋兴) 月当厅 燕归梁 点绛唇(六月十四日夜,与社友泛湖过西陵桥,已子夜矣。) 瑞鹤仙(赋红梅) 夜合花(赋笛) 贺新郎(六月十五日夜西湖月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绝行语 牛字旁的字 造谢 包含碍的成语 坐墩 同合 神头鬼脸 舟字旁的字 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绞丝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同仇敌忾 稳如泰山 添枝增叶 包含瘕的词语有哪些 中看不中用 匡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