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郡学锁宿》

时间: 2025-08-05 08:10:11

诗句

长柏高楠荫广庭,夜凉人静梦魂清。

不知山月几时落,每到晓钟闻雨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08:10:11

原文展示:

郡学锁宿 文同 〔宋代〕 长柏高楠荫广庭,夜凉人静梦魂清。不知山月几时落,每到晓钟闻雨声。

白话文翻译:

长长的柏树和高大的楠木在宽阔的庭院中投下浓荫,夜晚凉爽,人们安静,梦境清晰。不知道山间的月亮何时落下,每当清晨的钟声响起,总能听到雨声。

注释:

  • 长柏高楠:指高大的柏树和楠木。
  • 荫广庭:在宽阔的庭院中投下阴影。
  • 梦魂清:梦境清晰,形容睡眠深沉而宁静。
  • 山月:山间的月亮。
  • 晓钟:清晨的钟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他在郡学任职期间,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和清晨的雨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文同在郡学任职期间创作的,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和清晨的雨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和清晨的景象,通过长柏高楠的荫蔽、夜凉人静的氛围、山月的隐去和晓钟雨声的交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没有直接表达情感,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柏高楠荫广庭:描绘了高大的柏树和楠木在宽阔的庭院中投下浓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
  2. 夜凉人静梦魂清:表达了夜晚凉爽,人们安静,梦境清晰,强调了夜晚的宁静和深沉。
  3. 不知山月几时落:以山月的隐去暗示时间的流逝,增添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4. 每到晓钟闻雨声:清晨的钟声和雨声交织,形成了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山月拟人化,用“几时落”表达时间的流逝。
  • 对仗:“长柏高楠”与“夜凉人静”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和清晨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诗中没有直接表达情感,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意象分析:

  • 长柏高楠:象征着庄严和宁静。
  • 夜凉人静:象征着深沉和宁静。
  • 山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超然物外。
  • 晓钟雨声:象征着清晨的宁静和清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柏高楠”象征着什么? A. 庄严和宁静 B. 繁华和热闹 C. 孤独和寂寞
  2. 诗中的“山月”象征着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光明和希望 C. 黑暗和恐惧
  3. 诗中的“晓钟雨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 A. 宁静和清新 B. 喧嚣和繁忙 C. 悲伤和忧郁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 杜甫的《春夜喜雨》:描绘了春夜的雨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喜悦。

诗词对比:

  • 文同的《郡学锁宿》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物,但文同的诗更注重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词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文同的诗作。

相关查询

送崔秀才二首 题吏隐堂 咏怀 胥员外之复州景陵尉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八天门泉 览显忠上人诗 高车再过谢永叔内翰 阳翟县城凝嵩亭 送董察推赴江宁 依韵和雪窦山昙颖长老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倚闾望切 无心散卓 衣字旁的字 胸有鳞甲 包含埽的词语有哪些 靣字旁的字 鞠诲 衣冠礼乐 风字旁的字 养苗 悬心吊胆 兀字旁的字 磊瑰不羁 阴烟 包含殆的词语有哪些 推情准理 馬字旁的字 惨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