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守居园池杂题·湖桥》

时间: 2025-04-30 16:16:09

诗句

飞桥架横湖,偃若长虹卧。

自问一日中,往来凡几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16:09

原文展示:

守居园池杂题·湖桥 文同 〔宋代〕 飞桥架横湖,偃若长虹卧。自问一日中,往来凡几过。

白话文翻译:

高高的桥横跨湖面,宛如长虹横卧。我自问一天之中,往来经过多少次。

注释:

  • 飞桥:形容桥高且长,横跨水面,如同飞翔。
  • 横湖:指湖面宽广,桥横跨其上。
  • 偃若长虹卧:比喻桥的形状像一条横卧的长虹。
  • 往来凡几过:指作者一天中多次经过这座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此诗是他在守居园池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和对日常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守居园池时,观察到湖桥的景象,感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频繁往来,从而抒发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湖桥的壮丽景象,通过“飞桥架横湖,偃若长虹卧”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桥的雄伟。后两句“自问一日中,往来凡几过”则表达了作者对日常生活的感慨,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重复。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体现了文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飞桥架横湖”:描绘桥横跨湖面的壮观景象。
  • “偃若长虹卧”:用长虹横卧的比喻,形象地描述桥的形状。
  • “自问一日中”:作者自问,表达了对日常生活的反思。
  • “往来凡几过”:指出自己一天中多次经过这座桥,暗示生活的重复和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偃若长虹卧”用长虹横卧来比喻桥的形状,形象生动。
  • 自问自答: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对日常生活的感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湖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日常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对时间流逝和生活重复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桥:象征着高远和壮丽。
  • 长虹:象征着美丽和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飞桥”指的是什么? A. 一座高桥 B. 一座小桥 C. 一座石桥 D. 一座木桥 答案:A

  2. 诗中的“偃若长虹卧”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3. 诗中的“往来凡几过”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作者经常经过这座桥 B. 作者很少经过这座桥 C. 作者从未经过这座桥 D. 作者只经过一次这座桥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以壮丽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以山水田园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文同《守居园池杂题·湖桥》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以壮丽的自然景象为背景,但文同的诗更侧重于日常生活的感慨,而苏轼的赋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文同诗集》:文同的诗集,收录了他的众多诗作,包括《守居园池杂题·湖桥》。

相关查询

宿庄家二首 其一 题诚斋像二首 挽黄安人 登城五首 送明甫初筮十首 即事三首 九座山 和仲弟十绝 哭郑君瑞长官二首 观元祐党籍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颠扑不碎 陷灭 舟字旁的字 包含抟的词语有哪些 兵战 乍入芦圩,不知深浅 包含抛的词语有哪些 马牛襟裾 衍注 干字旁的字 包含予的词语有哪些 驷开头的成语 立字旁的字 亡几 吓鬼瞒神 不名一钱 舌字旁的字 叹观止矣 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