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1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19:27
瞻彼崇丘,其林蔼蔼。
植物斯高,动类斯大。
周风既洽,王猷允泰。
漫漫方舆,回回洪覆。
何类不繁,何生不茂。
物极其性,人永其寿。
恢恢大圆,茫茫九壤。
资生仰化,于何不养。
人无道夭,物极则长。
我注视着那高耸的山丘,山上的树林茂密而美丽。
植物生长得如此高大,动物也显得庞大。
四周的风和畅,君主的施政宽厚安宁。
大地辽阔,水流环绕,景象壮观。
何种植物不繁盛,何种生灵不茂盛?
万物都顺应其性,自然长久生存。
辽阔的天地,广袤的土地,
生存的资源仰赖自然的滋养,何处不能养活?
人若无道而夭折,万物则会极尽其生长。
作者介绍:束皙,字子晦,魏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以及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体现出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魏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士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愈发深入。诗人通过对崇丘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补亡诗六首 其五 崇丘》通过对崇高山丘和自然生物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自然世界。诗中对植物和动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生机与繁荣的气息,构建出一个理想的生态环境。诗人在此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也隐含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诗的前半部分描写了自然的富饶与生机,后半部分则引入了对人类生存的哲学思考,强调人类应顺应自然法则,以求长久生存。
全诗以“崇丘”为引子,展开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展现出一种崇高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中所蕴含的生存哲学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自然的美感,更富有深邃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如“漫漫方舆,回回洪覆”使用了排比,形成了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强调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处,遵循自然法则,才能实现长久的生存和繁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崇丘”代表什么?
诗人认为人类的生存应顺应什么?
诗中“何类不繁,何生不茂”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束皙的《崇丘》与王之涣的《登高》进行对比,分析两首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