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2:3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2:34:22
惟己酉十月,五日立冬始。
鸡后涉黎明,寤者稍稍起。
有星流西北,而从东南止。
其大如车轮,蓬然曳长尾。
撒星更抛焰,遗落相蕊蕊。
其光白中黄,烛地以昼比。
行旅尽惊仆,吠犬鸣鹜雉。
堕地如炮声,引响久未已。
床闼皆簸撼,约闻三百里。
七月尝示异,不意复有此。
瞥过视莫谛,堕处曷究拟。
至地当有化,其形当何似。
其堕当何曜,其罚当何理。
窃谓经与纬,堕一天缺纪。
无乃金火余,其气互合耳。
余衍固非正,谪罚自有旨。
灾祥付茫茫,不敢扣太史。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农历十月,正值立冬之时。黎明时分,鸡鸣过后,醒来的人们开始缓缓起床。天空中有颗流星从西北方向划过,最后停在东南方。流星的大小如车轮,拖着长长的尾巴。流星撒落时,像是抛洒的火焰,散落一地。它的光芒在白色中透出些许黄色,像白昼照耀大地。路上行人都被这景象惊吓了,犬吠声和野鸭、雉鸡的鸣叫声此起彼伏。流星落地的声音如炮声般响亮,回响久久不息。整个屋子都为之震动,远在三百里外的人都能听到。七月的时候也曾出现过异象,没想到如今又再现。匆匆一瞥,未能细看,落下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模样呢?降落后会有什么变化,它的形状又会怎样?这颗星星落下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惩罚又是什么道理呢?我私下认为,这与天文经纬有关,星星落下时缺失了某种纪律。难道是金火之气残留,其气相互交融吗?我的推测可能并不准确,贬谪与惩罚自有其深意。灾难与吉祥混沌不清,我不敢去请教太史。
沈周(1427-1509),字景仁,号石庵,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他是“松江派”的重要成员,作品以山水画见长,同时也以诗词创作为人所称道。沈周的作品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星堕》作于农历十月,正值立冬时节。此时天气渐冷,夜空中的星星显得格外明亮。诗人通过对流星现象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惊叹,同时也引发了对命运与天意的哲学思考。
《星堕》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流星的壮丽场景,透过流星的划过,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深刻思考。整首诗的节奏感强烈,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流星在夜空中划过时的壮观景象。诗中“其大如车轮,蓬然曳长尾”将流星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让人置身于那一瞬间的震撼之中。
在情感上,诗人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惊叹,更隐含了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流星的短暂与璀璨,象征着人生命运的不可捉摸。诗中提到“灾祥付茫茫,不敢扣太史”,表现出诗人对未来命运的无奈和对天命的敬畏。
该诗在艺术手法上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使得作品既有视觉的冲击力,又有情感的深度,充分展现了沈周作为诗人的深厚底蕴和独特视角。
《星堕》通过对流星现象的描绘,反映了自然奇观与人类命运之间的关系。诗人以流星的短暂和璀璨象征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命运的思考和对宇宙奥秘的敬畏。
《星堕》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沈周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流星大小如什么?
A. 人头
B. 车轮
C. 鱼鳞
D. 树叶
诗中“灾祥付茫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迷茫与无奈
C. 愤怒
D. 安宁
《星堕》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意象上均有对自然的描绘。李白的诗通过月亮表现思乡之情,而沈周通过流星象征人生的无常,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两者都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内心世界的深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