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又题祠馆》

时间: 2025-07-29 13:28:31

诗句

德泽涵濡得二难,百年祠馆见遗安。

苍苍一片坟台石,留在行人下马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3:28:31

原文展示:

德泽涵濡得二难,百年祠馆见遗安。
苍苍一片坟台石,留在行人下马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德行传承的思考,认为获得德泽是非常困难的,而百年祠馆见证了历史的安宁。苍茫的坟茔和石碑,留给行人驻足观望,思索其中的意义。

注释:

  • 德泽:指品德和恩泽,这里强调德行的积累和影响。
  • 涵濡:滋润、浸润,形容德泽的影响深入人心。
  • 二难:指获得德泽的艰难和维持它的困难。
  • 祠馆:指供奉先贤的场所,象征着历史和传统。
  • 苍苍:形容景物的苍茫和久远。
  • 坟台石:指坟墓上的石碑,象征着逝去的生命和历史的遗迹。

典故解析:

  • 祠馆:在古代,祠堂是祭祀祖先或历史人物的地方,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宗教意义。
  • 百年:象征时间的久远,强调历史的积淀和传承。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赵抃,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著称。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结合为特色。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重视历史和文化的时代,诗人借助祠馆的意象,反映对传统德行和历史遗迹的思索。

诗歌鉴赏:

《又题祠馆》是一首意蕴深远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祠馆和坟台的景象,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德行的敬仰。开头两句“德泽涵濡得二难”点出了德行的获取与维持之艰难,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文化传承的尊重。接下来的“百年祠馆见遗安”则通过祠馆这一象征,反映了历史的安宁和积淀,令人感受到一种厚重的文化底蕴。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苍苍的坟台和石碑不仅是对逝去生命的缅怀,也是对历史的反思。行人在此驻足,仿佛与历史进行了一次无声的对话。这种情感的交融,使得诗歌具有了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激发读者对于自身文化和历史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德泽涵濡得二难”:强调品德和恩泽的获得和维持都非常困难。
    • “百年祠馆见遗安”:通过祠馆来反映历史的安宁与文化的延续。
    • “苍苍一片坟台石”:描绘苍茫的坟茔,象征着历史的永恒。
    • “留在行人下马看”:行人驻足,表现对历史的尊重和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比:德泽的获得与祠馆的历史形成对比,强调了艰难与传承的关系。
    • 意象:通过坟台、石碑等意象,传达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延续。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德行的传承与历史的反思展开,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德泽:象征着道德与恩赐,代表人们对美德的追求。
  • 祠馆:象征着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承。
  • 坟台石:体现历史的痕迹和对逝去生命的铭记。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德泽”指的是什么?
      • A. 财富
      • B. 品德和恩泽
      • C. 名誉
    2.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来表达历史的安宁?
      • A. 山川
      • B. 祠馆
      • C. 江河
    3. 诗中提到的“苍苍”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风景
      • B. 生命
      • C. 形象的苍茫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但更着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
    • 《静夜思》: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个人化。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分析》
  • 《赵抃传》

相关查询

喜晴 读陈蕃传 夜登山亭 春日 先少师宣和初有赠晁公以道诗云奴爱才如萧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 马上偶成 烧丹示道流 艾如张 夜行至平羌憩大悲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点水的字 走之旁的字 泉水 癶字旁的字 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矜智负能 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梁邸 意乌猝嗟 死不闭目 一字旁的字 上时 强断 一毫莫取 低头倾首 放郑 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