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6:13
今代平塘老,前身靖节翁。
死知随物化,贫与不官同。
仕国棠阴在,休亭蕙帐空。
容人方竹马,楚些已西风。
今天的平塘已是老朽,前世是靖节的老翁。
死后只知随物而化,贫穷与权官并无差别。
为国效力的棠树阴影仍在,休息的亭子和蕙帐却是空荡荡的。
容颜犹如竹马,然而楚地的风已向西吹去。
艾性夫,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风格多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常融合个人经历与社会现实。
此诗作于对某位已故友人的追思,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与人生无常的哲思。
《平塘陶使君挽歌》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挽歌。诗中通过对已故友人的追忆,表现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以“今代平塘老”引入,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沉重感,接着“前身靖节翁”的提及,似乎在借古抒今,表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死知随物化,贫与不官同”一联,揭示了生命的最终归宿,表达了诗人对生死平等的深刻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贫穷与权力并无差别,强调了人类在生死面前的无力感。中间部分提到的“仕国棠阴在,休亭蕙帐空”,通过对比,展示了为国效力的棠树阴影仍在,而安逸的生活却已不复存在,传达了对失去的遗憾。
最后一句“容人方竹马,楚些已西风”以竹马童年回忆结尾,带有一丝无奈的怀旧,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令人唏嘘不已。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死的深刻思考,强调人生的无常与理想的追求。通过对逝去时光与亲友的怀念,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靖节翁”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死知随物化,贫与不官同”表达了对____的看法。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楚些已西风”是指对故乡的怀念。(对/错)
对比艾性夫的挽歌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但艾性夫更侧重于对理想的追求与怀念,而李白则表现出对人生短暂的豪情与饮酒作乐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