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海珠寺 其四》

时间: 2025-05-04 12:04:50

诗句

楼阁重重丽,云扉间雾扃。

南来连紫水,东去渺朱明。

过客探奇胜,山僧话窈冥。

何人识道者,此地学无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4:50

原文展示:

游海珠寺 其四
作者: 伦以诜 〔明代〕

楼阁重重丽,云扉间雾扃。
南来连紫水,东去渺朱明。
过客探奇胜,山僧话窈冥。
何人识道者,此地学无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海珠寺的美丽景色和幽深意境。楼阁层叠而立,显得格外华丽,云雾笼罩,似乎在关上了一扇扇云的门。南来的水流与紫色的水面相连,东去的风景则隐没在朝霞之中。过路的旅人们在这里探寻奇妙的胜景,山中的僧人则和他们谈论那深邃的道理。究竟有谁能识得真正的道理呢?在这里,学到的却是无生的哲理。

注释:

  1. 字词注释

    • 重重丽:层叠而美丽,形容楼阁的繁多与华丽。
    • 云扉:云雾似门,形容云雾锁住了视线。
    • 雾扃:雾霭像门闩一样,给人一种神秘感。
    • 紫水:指紫色的水流,可能指夕阳映照下的水面。
    • 朱明:指红色的光明,形容朝霞或夕阳。
    • 窈冥:深邃而幽暗,形容山僧所谈论的道理深奥。
    • 无生:指无生无灭,表达一种哲学思想。
  2. 典故解析

    • 道者:这里的“道者”指的是追求道理的人,可能与道家思想相关,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理解。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伦以诜,明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风格清新婉约,常以平淡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海珠寺游览之际,诗人受到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启发,反映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游海珠寺 其四》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海珠寺的美丽与幽深。首句“楼阁重重丽”便引人入胜,层叠的楼阁不仅美丽,更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接下来的“云扉间雾扃”,则通过云雾的描写,增添了一层神秘感,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空间中。诗中提到的“南来连紫水,东去渺朱明”,用色彩和方向描绘了水流和光明的变幻,展现了自然的灵动与变化。

而“过客探奇胜,山僧话窈冥”,则引入了人和自然的互动,旅人对美景的探寻与山僧的深邃对话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对内心哲理的探求。最后一句“何人识道者,此地学无生”,则是对道理的深刻思考,指出在美丽的外表下,真正的智慧在于对生命本质的理解。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引入,深入探讨了生命与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道理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楼阁重重丽:描绘寺庙的壮丽景象,重重叠叠的楼阁象征着文化的深厚。
    • 云扉间雾扃:用云雾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仿佛将人们引入一个不可知的境界。
    • 南来连紫水:表现自然美的同时,隐喻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东去渺朱明:朱明让人联想到日出,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过客探奇胜:描绘过路旅人的好奇与探索,体现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 山僧话窈冥:引入哲理的讨论,山僧象征着智慧,暗示真正的知识在于内心的领悟。
    • 何人识道者:质疑与反思,强调道理并非易于理解。
    • 此地学无生:总结出一种哲学思想,指向生命的无常与道理的深邃。
  2. 修辞手法

    • 比喻:“云扉”与“雾扃”创造了一个神秘的意境。
    • 对仗:如“南来连紫水,东去渺朱明”,形成了音韵的和谐与节奏感。
    • 拟人:通过“过客探奇胜”,赋予旅人以情感。
  3. 主题思想

    • 整首诗探讨了自然之美与生命哲理的关系,强调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对内心哲理的理解和思考。

意象分析:

  • 楼阁:象征着文化与历史的积淀。
  • 云雾:代表着神秘与不可知的领域。
  • 紫水和朱明: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光明的希望。
  • 过客与山僧: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哲理的关系。

互动学习:

  1.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1. 诗中“楼阁重重丽”描述的是哪个场景?
        A. 宫殿 B. 寺庙 C. 花园
      2. “南来连紫水”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美丽 B. 流动 C. 变幻
    • 填空题:

      1. 诗中提到的“云扉间雾扃”营造了__的氛围。
      2. 过客与山僧的对话反映了对__的追求。
    • 判断题:

      1. 诗中提到的“无生”是指对生死的哲学思考。 (对/错)
      2. 整首诗只描绘了自然景观,没有哲理思考。 (对/错)

答案:

  1. 选择题:

      1. B
      1. B
  2. 填空题:

      1. 神秘
      1. 道理
  3. 判断题: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伦以诜更强调哲理思考,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之美。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相关查询

清平乐·题徐仲可丈纯飞阁填词图 清平乐 寄题波多野太郎教授绿芜书屋 清平乐 春尽日寄罗云 清平乐 题赵珊珊掩镜捧心小影 清平乐 此篇促游山 清平乐 梦中见小孤山 清平乐 其二 清平乐 前题 清平乐 偶见詹无庵曩作小词,惊采绝艳,次韵二首 其一 清平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公安 敢做敢当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试看 广字头的字 负坚执锐 瓦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露胆披诚 七口八嘴 下马冯妇 贼祸 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荚的词语有哪些 唯所欲为 鹄头板 原结尾的成语 草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