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7:55
总司官饯董少卿
作者:曾协 〔宋代〕
蚤闻天诏下江津,
元是君王自赏音。
阔步稳登霄汉路,
借留难副士民心。
缓歌共有留连意,
别酒休辞潋滟斟。
三节踵来公去后,
空余离恨一江深。
早就听说皇帝的诏令降临到江津,
原来是君王自赏自己的音律。
迈着稳健的步伐登上通往高空的道路,
却难以借此留住百姓的心。
悠扬的歌声带着依依不舍的情意,
告别的酒杯不必再辞别地斟满。
三次节令轮回后,公去之后,
只剩下深深的离恨在江边流淌。
“天诏”与“江津”指的是古代帝王与地方官员的关系,常常用以表达对君主的忠贞与奉献。“霄汉路”则暗示着士人对前途的期望与追求。在宋代,士人普遍怀有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同时也面临着来自现实的无奈与焦虑。
作者介绍:曾协,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流露出对政治的思考和对士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董少卿即将离开之际,表达了对他的送别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时代政治现实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对政治理想的思考。开篇用“早闻天诏”引出主题,显示出董少卿的重要性与时代背景。接着以“阔步稳登霄汉路”描绘了董少卿作为士人的理想追求,然而“借留难副士民心”则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对政治的无奈与无力感。
后半部分以悠扬的歌声和斟酒的细节,营造出一种依依不舍的送别气氛,尤其“空余离恨一江深”一语,浓缩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眷恋和对理想的追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反映了士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无奈与惆怅,同时也彰显了友情的珍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天诏”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江”象征着什么?
诗中的“阔步稳登霄汉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