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0 08:1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0 08:11:36
欲作银河落,支筇仰面看。会须雷电散,已觉逼人寒。
这瀑布就像银河一样倾泻而下,我支着拐杖仰望着它。必然要等到雷电散去,我才感觉到那股寒意逼人。
“银河”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浩瀚与壮丽。诗中提到的“雷电”,在古代文化中常与天气变化、自然的威力相联系,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曾协,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山水诗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出对天地自然的热爱和崇敬。
本诗创作于山水游历之际,表现出诗人对壮丽自然的感受,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思考。
《紫岩杂咏·飞瀑》一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飞瀑的壮观与自然的震撼力。诗人开篇即以“欲作银河落”描绘飞瀑如银河倾泻而下,体现出其宏大与壮丽。接着,诗人支筇仰面,表达了自己对美景的欣赏与向往。诗的后两句“会须雷电散,已觉逼人寒”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变与威严,尽管欣赏着美丽,寒意却已悄然袭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又流露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诗人在描绘飞瀑时,用了大量的生动形象的比喻,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穿透力。诗中渗透着一种哲理,提醒人们在欣赏自然的同时,亦要尊重其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飞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的力量与美丽并存的哲理。
诗中“欲作银河落”的意思是什么?
A. 想要飞起
B. 像银河一样落下
C. 想要去旅行
诗人支筇的原因是什么?
A. 休息
B. 仰望飞瀑
C. 走路困难
“会须雷电散”的含义是什么?
A. 要等天气好转
B. 雷电来了
C. 要离开这里
答案:1.B 2.B 3.A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曾协的《飞瀑》更加注重自然景观的力量和气势,而王维则倾向于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思考。两者都对自然有深刻的描绘,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