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3:49
短丝直。还想春前暗碧。斜阳外,犹剩几株,入眼萧条是秋色。年来怨去国。谁识。风流旧客。江潭上,如遇故人,应惜飘零泪盈尺。芳时逝无迹。记酒渍衫襟,花送帆席。天涯芳草逢寒食。愁客舍罢歌,去程人渺,曾将音问附信驿。竟长滞天北。心恻。恨空积。又别馆乌啼,高树蝉寂。寒烟远水秋无极。但月明双杵,露沾孤笛。休寻旧梦,怕梦杳,泪更滴。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短短的柳丝依然笔直,勾起了我对春天的怀念。斜阳下,几株秋柳在眼前显得有些萧条。近年来我因国事而忧愁,谁能理解我的心情?往日的风流旧友,如今在江边相遇,应该珍惜那飘零的泪水。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无迹可寻。记得酒渍留在衫襟上,花瓣送别在船席上。天涯的芳草在寒食节遇见了我。愁苦的游子放弃歌唱,去往的路途如此渺茫,曾经把音讯寄托在驿站上。最终我滞留在北方,心中惆怅,恨不得这些空虚的积累。又一次与别馆的乌鸦啼叫告别,高树上的蝉声寂静。寒烟远处,水面上秋意无穷。但月光下的双杵,露水沾湿了孤独的笛声。不要再去寻找旧梦,怕梦已经渺茫,眼泪更是滴落不已。
黄侃(1885年-1934年),字承霖,号秋水,晚号梦溪,近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擅长古典诗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风格典雅,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此诗创作于黄侃的晚年,正值国事多变、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秋柳的萧索,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过往岁月的惋惜,反映了他内心的孤寂与焦虑。
《兰陵王 秋柳和清真》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秋天景色的词作,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与对故国的思念。诗中“短丝直”开头,便引出了对春天的回忆,展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渴望。斜阳下的秋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使人感到无尽的惆怅。
诗中多次提到“怨去国”,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惜。在“江潭上,如遇故人,应惜飘零泪盈尺”一句中,诗人通过回忆与故人的相聚,进一步渲染了心中的孤寂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故国、旧友的思念,传达出孤独与惆怅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短丝”指的是什么?
“芳时逝无迹”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日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