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兰陵王 秋柳和清真》

时间: 2025-04-26 21:33:49

诗句

短丝直。

还想春前暗碧。

斜阳外,犹剩几株,入眼萧条是秋色。

年来怨去国。

谁识。

风流旧客。

江潭上,如遇故人,应惜飘零泪盈尺。

芳时逝无迹。

记酒渍衫襟,花送帆席。

天涯芳草逢寒食。

愁客舍罢歌,去程人渺,曾将音问附信驿。

竟长滞天北。

心恻。

恨空积。

又别馆乌啼,高树蝉寂。

寒烟远水秋无极。

但月明双杵,露沾孤笛。

休寻旧梦,怕梦杳,泪更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3:49

原文展示

短丝直。还想春前暗碧。斜阳外,犹剩几株,入眼萧条是秋色。年来怨去国。谁识。风流旧客。江潭上,如遇故人,应惜飘零泪盈尺。芳时逝无迹。记酒渍衫襟,花送帆席。天涯芳草逢寒食。愁客舍罢歌,去程人渺,曾将音问附信驿。竟长滞天北。心恻。恨空积。又别馆乌啼,高树蝉寂。寒烟远水秋无极。但月明双杵,露沾孤笛。休寻旧梦,怕梦杳,泪更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短短的柳丝依然笔直,勾起了我对春天的怀念。斜阳下,几株秋柳在眼前显得有些萧条。近年来我因国事而忧愁,谁能理解我的心情?往日的风流旧友,如今在江边相遇,应该珍惜那飘零的泪水。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无迹可寻。记得酒渍留在衫襟上,花瓣送别在船席上。天涯的芳草在寒食节遇见了我。愁苦的游子放弃歌唱,去往的路途如此渺茫,曾经把音讯寄托在驿站上。最终我滞留在北方,心中惆怅,恨不得这些空虚的积累。又一次与别馆的乌鸦啼叫告别,高树上的蝉声寂静。寒烟远处,水面上秋意无穷。但月光下的双杵,露水沾湿了孤独的笛声。不要再去寻找旧梦,怕梦已经渺茫,眼泪更是滴落不已。

注释

  • 短丝:指的是细长的柳条,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暗碧:指春天的绿色,暗指生机与希望。
  • 芳时:美好的时光,通常指春天。
  • 寒食:古代节日,纪念介子推,通常在春冬交替时,祭扫寒食。
  • 天北:指北方,象征遥远与孤独。
  • 双杵:指磨杵声,象征孤独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侃(1885年-1934年),字承霖,号秋水,晚号梦溪,近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擅长古典诗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风格典雅,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侃的晚年,正值国事多变、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秋柳的萧索,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过往岁月的惋惜,反映了他内心的孤寂与焦虑。

诗歌鉴赏

《兰陵王 秋柳和清真》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秋天景色的词作,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与对故国的思念。诗中“短丝直”开头,便引出了对春天的回忆,展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渴望。斜阳下的秋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使人感到无尽的惆怅。

诗中多次提到“怨去国”,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惜。在“江潭上,如遇故人,应惜飘零泪盈尺”一句中,诗人通过回忆与故人的相聚,进一步渲染了心中的孤寂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短丝直:描绘了柳枝的形态,引出秋天的主题。
  2. 还想春前暗碧:表达对春天的怀念。
  3. 斜阳外,犹剩几株:暗示秋日的萧条。
  4. 年来怨去国:表达对国事的忧虑。
  5. 谁识:感慨无人理解自己的心情。
  6. 风流旧客:提到曾经的朋友。
  7. 江潭上,如遇故人:怀念与故人的相聚。
  8. 芳时逝无迹:感叹美好时光的消逝。
  9. 记酒渍衫襟:回忆往昔的欢乐时光。
  10. 天涯芳草逢寒食:借寒食节表达对亲友的思念。
  11. 愁客舍罢歌:感受到孤独与愁苦。
  12. 去程人渺:路途渺茫,象征人生的孤独。
  13. 心恻:内心的悸动与难过。
  14. 又别馆乌啼:与孤独告别,象征失去。
  15. 寒烟远水秋无极:秋天的无尽与孤寂。
  16. 但月明双杵:孤独的生活,象征寂寞。
  17. 休寻旧梦:提到对旧梦的担忧与不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短丝直”比喻柳丝的姿态。
  • 拟人:如“愁客舍罢歌”赋予情感。
  • 对仗:诗中多次运用对仗手法,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故国、旧友的思念,传达出孤独与惆怅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柳:象征孤独、流逝的时光。
  2. 斜阳:暗示日渐消逝的生命。
  3. 江潭:象征故乡的记忆。
  4. 寒食:祭奠过去,表达对亲友的思念。
  5. 孤笛:象征孤独与内心的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短丝”指的是什么?

    • A. 柳枝
    • B. 细雨
    • C. 短暂的时间
    • D. 友谊
  2. “芳时逝无迹”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望
    • B.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C. 对爱情的渴望
    • D. 对友谊的珍惜
  3.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日的意义是什么?

    • A. 祭奠亲人
    • B. 过年
    • C. 赏月
    • D. 感恩节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春望》:描绘了战争带来的忧愁与对家国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与黄侃的《兰陵王》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李清照更多的是女性细腻情感的流露,而黄侃则更具历史的厚重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黄侃诗集》

相关查询

和马公弼雪 过平公桥 与伯勤、子文幼楚同登南溪奇观,戏道傍群儿 罗价卿母李氏挽诗 赠相士蓑衣道人杜需二首 其二 午憩东塘近白干江西地尽於此 尚长道十年离索杯酒话旧,怃然若隔世,醉笔 南华道中二首 蛛网 人日出游湖上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炳烈 辵字旁的字 语论 圣主垂衣 齊字旁的字 烟堂 跨凤乘龙 三撇旁的字 专权误国 不知藋蕫 包含建的成语 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刚圈 入吾彀中 铁腕人物 鬥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