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4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1:41
兰陵王
李公昴 〔宋代〕
燕穿幕。春在深深院落。单衣试,龙沫旋薰,又怕东风晓寒薄。
别来情绪恶。瘦得腰围柳弱。清明近。正似海棠,怯雨芳踪任飘泊。
钗留去年约。恨易老娇莺,多误灵鹊。碧云杳渺天涯各。
望不断芳草,更迷香絮,回文强写字屡错。
泪欲注还阁。孤酌。住春脚。便彩局谁堪,宝轸慵学。
阶除拾取飞花嚼。是多少春恨,等闲吞却。
阑干猛拍,叹命薄,悔旧诺。
燕子飞入帷幕,春天在深深的院落中。试穿单衣,龙涎香飘散,但又害怕东风带来的晨寒。
自从别离后,心情愈加恶劣。身材瘦弱,腰围如柳枝般纤细。清明节日渐临,恰似海棠花,畏惧雨水的芳香踪迹随风飘泊。
发髻上留着去年约定,恨自己容易老去,娇媚的莺鸟多次误了灵鹊的音信。
碧云遥远,天涯各在何处?望不断的芳草,更加迷恋那香絮,回文写作却频频出错。
泪水欲滴却又强忍,独自饮酒,驻足于春天的脚步。彩排的剧本,谁能承受,宝轸轻松无心去学。
台阶上拾起飞花轻嚼,多少春恨就这样轻易吞下。
在栏杆上猛拍,叹息命运薄情,悔恨当初的诺言。
作者介绍
李公昴,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而著称。其诗歌通常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致描绘。
创作背景
《兰陵王》写于春天,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惆怅,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兰陵王》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情感的古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美丽与个人的孤独相结合。在语言上,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燕穿幕”、“海棠”等,以展现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通过“情绪恶”、“瘦得腰围柳弱”等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伤与对往事的追忆。
诗中反复提到的“别来情绪恶”,这不仅是对自己情感状态的描述,更是对离别后孤独感的深刻反思。面对春天的复苏与生机,作者却无端地感到孤独和无奈,形成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哀愁。
整体上,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个人情感的复杂,使得读者在欣赏春日美景的同时,也不禁为诗人的孤独而感到惋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往事的惋惜,展现了个体在自然美景面前的孤独与无奈,使得情感基调既美丽又哀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龙沫”指的是:
A. 一种香料
B. 一种花
C. 一种饮料
答案:A
诗人在清明节前的心情是:
A. 喜悦
B. 忧伤
C. 平常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海棠”象征着:
A. 勇敢
B. 脆弱
C. 强大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兰陵王》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个人情感的复杂,但杜甫更加强调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悲伤,而李公昴则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对往事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