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4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40:16
彩树歌
作者: 陈子昂 〔唐代〕
嘉锦筵之珍树兮,
错众彩之氛氲。
状瑶台之微月,
点巫山之朝云。
青春兮不可逢,
况蕙色之增芬。
结芳意而谁赏,
怨绝世之无闻。
红荣碧艳坐看歇,
素华流年不待君。
故吾思昆仑之琪树,
厌桃李之缤纷。
这首诗描绘了华美的宴席上绚丽的彩树,犹如众多色彩交错的氛围。微月照耀着瑶台,晨云点缀了巫山。青春时光难以再遇,更何况是那芬芳的蕙草。结下的芳意又有谁来欣赏,怨恨这绝世的无闻。红艳碧绿的花朵我坐看着,素雅的花期却不等你。于是我思念昆仑的琪树,厌倦了桃李的繁华纷呈。
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独立精神。
创作背景:
《彩树歌》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诗人在生活中感受到了社会的繁华与个人情感的孤独,借助自然意象表达了对青春流逝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彩树歌》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开头部分以“嘉锦筵之珍树”引出,展现出一幅华美的场景,伴随着“错众彩之氛氲”,让人感受到一种梦幻般的美丽。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对青春的感慨与对绝世之人的怨恨,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
诗中的“青春兮不可逢”,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惋惜,仿佛在说,即使华美的环境也无法挽留逝去的青春。接下来的“结芳意而谁赏”,则是对无数美好情感得不到回应的感叹。最后,诗人以“故吾思昆仑之琪树,厌桃李之缤纷”画上句点,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渴望寻找一种超越世俗的美好。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失落感。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传达出对青春流逝的遗憾、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繁华的厌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的感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个人内心的孤独。
诗词测试:
《彩树歌》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瑶台”象征什么?
诗中“青春兮不可逢”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彩树歌》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