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0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06:56
送嵇戊门之东莞
作者: 丁玉藻 〔清代〕
禺山秋色远,送尔去何之。
落日双忠庙,寒花九姓祠。
家贫为客久,身贱得名迟。
余亦同兹难,红亭酒莫辞。
这首诗的意思是:
远望禺山秋色渐远,你要去哪里呢?
夕阳下的双忠庙映照着,寒花绽放在九姓祠旁。
我家贫穷,做客已久,身份卑微使我名声不显。
我也同样面临难处,红亭的酒请不要拒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双忠庙和九姓祠,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忠臣和家族文化的重视,典型的思想背景是对忠贞不渝的赞美。
作者介绍:
丁玉藻,清代诗人,生平情况较少被记录,主要以诗歌见长,作品风格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送别朋友嵇戊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及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
此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开头两句通过描绘秋色远望,传达出时间的流逝与远行的情景,进而引发对友人去向的思考。接着提到的“双忠庙”和“九姓祠”,不仅是地理的象征,也是文化的寄托,意味着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未来的祝福。
后两句则转向自我反思,表露了诗人对自己贫困身份的无奈与自卑,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最后一句“红亭酒莫辞”是一种请求与期盼,恳请朋友在离别之际共享美酒,显示出即使生活艰难,友谊依然是珍贵的慰藉。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体现了典雅的清代诗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惜,充满了人情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如“落日双忠庙”与“寒花九姓祠”的对仗,体现形式美与内容的深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人情的温暖。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个意象代表了离别的情感?
A. 禺山
B. 红亭
C. 寒花
答案:C
“余亦同兹难”在诗中表达了什么?
A. 友人的快乐
B. 自己的无奈与困境
C. 对未来的期望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双忠庙”象征着什么?
A. 忠诚与历史
B. 友情与温暖
C. 家庭与传承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送友人》相比,丁玉藻的《送嵇戊门之东莞》更加强调内心的感慨与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而李白则更注重于豪放的情感与对友谊的赞美。两者风格不同,却都传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推荐书目: